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脑肿瘤

身体内的隐形“地雷”,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也不能掉以轻心!

发布时间:2025-04-23 16:38:47 | 关键词: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也不能掉以轻心

  颅内动脉瘤,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破裂“爆浆”,经常有破裂、出血的风险,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等,常造成严重后果。

  有数据显示,20%-25%的患者在到达医院前死亡,而及时到院的患者中只有1/3在治疗后获得“良好结局”。

  然而,并不是动脉瘤未破裂就可以“掉以轻心”,恰恰相反,在临床手术中,针对未破裂动脉瘤更要小心翼翼处理,因为一旦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很有可能就会死亡,再也走不下手术台。

  体内隐形炸弹的“导火索”,导致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动脉瘤大小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动脉瘤越小,破裂率越低,界定破裂风险低的动脉瘤直径临界值为7mm。但是动脉瘤大小与破裂风险的关系并非绝对,该结果有待独立验证。

  此外,动脉瘤生长部位不同,也可能影响动脉瘤的破裂风险。有研究表明,颈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破裂率相对较低;前循环动脉瘤——包括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或颈内动脉——破裂率居中;而后循环动脉瘤——包括椎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系统或后交通动脉——破裂率较高。

  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动脉瘤的破裂概率。如家族性动脉瘤往往更容易破裂。如果患者有动脉瘤性SAH的既往史,则另一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很可能高于无此病史者。多发性动脉瘤比单发性动脉瘤更可能生长。某些动脉瘤破裂也存在急性诱发事件,例如强体力活动。

体内隐形炸弹的“导火索”,导致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特定位置:小脑上动脉(SCA)动脉瘤——栓塞风险大,如何才能有效治疗?

  小脑上动脉(SCA)动脉瘤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发病机制,也可以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和脑干旁占位表现发病,SCA动脉瘤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开颅手术夹闭:这是较为传统的治疗方法,外科医生通过开颅手术接近动脉瘤,将一个金属夹置于动脉瘤的颈部,从而阻止血流进入动脉瘤,防止破裂。适用于动脉瘤较大或位置适合手术夹闭的患者。手术难度较大,需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操作。

  血管内介入治疗:常见方法包括弹簧圈栓塞和支架辅助栓塞。通过血管内的导管将弹簧圈置入动脉瘤内,阻断其血流,使动脉瘤逐渐闭合。这种方法创伤较小,恢复快,但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对于某些不适合夹闭或栓塞的复杂动脉瘤,使用血流导向支架可以改变血流路径,使动脉瘤逐渐闭合。

  放射外科治疗(伽玛刀或X刀):放射外科适用于一些体积较小或难以通过手术或栓塞治疗的动脉瘤。通过聚焦的辐射破坏动脉瘤的血管壁,使其逐渐萎缩闭合。

  由于其特定特征,如位置、形状等,处理SCA动脉瘤时,一个主要的挑战是保持载瘤动脉和穿支动脉的血流。

  夹闭重建未破裂SCA动脉瘤,这位国际大咖如何做?

  主刀医生:INC国际脑血管搭桥手术大师、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主任Akitsugu Kawashima(川岛明次)教授

  病史回顾:60岁的女性,因头晕和头痛持续约2个月前往医院检查。有高血压的既往病史。CTA和DSA显示右侧未破裂的SCA动脉瘤,最大直径约为13 mm,与双侧发育不良P1动脉相关。

  这个横向突出的动脉瘤有一个非常宽的基底,它位于蒂间池的高位。考虑到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吸烟,血管内治疗很有可能会引发缺血并发症,最终决定通过颞下入路进行颞浅动脉 (STA)-SCA搭桥手术,然后进行动脉瘤闭塞。

  手术治疗:进行腰椎引流,直至引出大约50-100毫升的脑脊液(CSF),以降低颞叶受伤的风险。皮肤切口沿着 STA的顶支至耳垂上方向后弯曲,获得大约7-8cm的STA移植血管作为供体移植物。

  解剖STA的顶支后,颞肌分离并前后缩回,直到露出颧骨根部和脊柱。释放额外的CSF后解剖蛛网膜层,右侧P2、IV颅神经(CN)和右侧 SCA(外侧中脑和前中脑段)的轨迹十分明显(图1)。切开小幕以增加手术空间并实现对基底动脉(BA)的近端控制,以便进一步处理动脉瘤。

图1:(a)右侧颞下暴露显示动脉瘤囊和右侧动眼神经(CN III)的轨迹。(b) 分离小脑幕,暴露动脉瘤囊、右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和右侧滑车神经 IV CN。

图1:(a)右侧颞下暴露显示动脉瘤囊和右侧动眼神经(CN III)的轨迹。(b) 分离小脑幕,暴露动脉瘤囊、右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和右侧滑车神经 IV CN。

  STA 的顶支使用9-0尼龙的连续缝合线与右侧SCA(外侧中脑段)首尾对侧吻合。在神经监测下,在BA和右侧P1放置一个临时夹子。然后,检查动脉瘤囊以实现捕获或直接夹住它。然而,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厚动脉瘤壁,因此捕获手术策略有可能损伤SCA蒂间区穿支肌。

  在尝试用双极凝固重塑动脉瘤后,继续使用两个钛夹进行直接夹闭。

  术后情况:术后CTA显示动脉闭塞和载瘤血管通畅。术后,患者立即出现短暂性左侧轻度单瘫和右侧IV神经麻痹,然而,磁共振成像弥散和灌注图像未显示任何缺血事件的迹象。

  在6个月的随访中,患者没有新的神经功能缺损,滑车神经IV CN麻痹完全恢复。DSA显示STA-SCA旁路通畅,动脉瘤成功夹闭。

  参考资料:

  [1]Akitsugu Kawashima, et al.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bypass and direct clipping of a large unruptured 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neurysm through subtemporal approach: Surgical video. Surg Neurol Int 2019;10:225.

  [2]Kawashima, Akitsugu, et al.Horizontal stent deployment via 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 in coil embolization of basilar apex aneurysms: technical report. Acta Neurochirurgica.2021.

  川岛明次教授

川岛明次教授

  推荐阅读:

  颅内动脉瘤:血管壁上的“不定时炸弹”,怎样才能精准拆除?

  致死率1/3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个体化治疗策略全解析

  双管齐下!川岛教授动脉瘤孤立术联合STA-PCA搭桥术精准拆弹

  74岁坚持选择手术!颈动脉瘤消失,术后恢复良好

  85岁高龄动脉瘤患者,川岛教授如何迎难而上?

  如果您也有想要分享的经历或者无法解答的疑惑,欢迎留言。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