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一年多后,小欧的随访报告再次传来佳讯。
“我非常高兴得知孩子目前没有明显症状,也欣慰地看到他的视频,可以看出他现在已完全恢复正常。他可以像其他儿童一样正常生活,无需特殊饮食限制,也不影响乘飞机或参与日常体育活动。”
曾经,小欧是一名罹患功能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并受癫痫困扰的男孩。为最大限度保护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小欧的母亲坚持优先保全儿子的各项功能,因此第一次开颅手术仅切除了部分肿瘤。
术后两年多是一家人难得的平静时期,但癫痫再次发作。从最初一年两三次,到后来一个月五六次,癫痫发作频率的增加使小欧逐渐远离正常生活和校园。
不知何时何地会发作,癫痫如影随形地困扰着他,导致其时而清醒、时而发呆、时而抽搐。受影响的远不止小欧本人,还包括不得不目睹儿子痛苦经历的父母。
小欧的母亲决心帮助儿子摆脱这一疾病,于是小欧开始服用药物。然而,随着耐药性的出现,药物效果几乎为零。每日大剂量抗癫痫药物不仅未能起效,反而对肝脏造成严重毒性损伤。
药物治疗此路不通后,小欧母亲迅速调整方向。既然癫痫很可能由首次手术未完全切除的脑瘤引起,那么是否需切除脑瘤才能真正控制癫痫?
于是,小欧的母亲将希望寄托于第二次手术。此次她找到了巴教授。巴教授认为,开颅术后小欧癫痫发作频率将会降低,癫痫治疗成功率超过80%。
第二次手术需实现三个目标:完全切除肿瘤、不损伤运动纤维和正常组织、控制癫痫发作。结果符合预期,巴教授成功切除了小欧的肿瘤。手术室外,巴教授向小欧家人告知这一好消息,并表示手术结果良好,小欧无需进入ICU,可直接转入普通病房。
在这场开颅手术一年多后,复查MRI显示肿瘤切除效果非常理想,局部血管及其他重要结构均得到完整保留。巴教授也为小欧目前的状况感到高兴。
如今,小欧的癫痫发作频率显著减少,他变得活泼好动,还会可爱地对着镜头做鬼脸。随访时,他可以用流利的英语与巴教授对话,像“小大人”一样描述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聪明懂事的表现令身旁的父母倍感欣慰。
点击链接阅读详情:当儿子陷入脑瘤与癫痫的双重噩梦,救他的竟是二次开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