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瑟琳娜在确诊恶性脑瘤后,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妈妈,我没事。”她仿佛一口深不见底的井,默默承受所有病痛,从不轻易显露脆弱,不愿被人察觉。然而,那时她年仅三岁。
我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生怕错过她每一次皱眉或抿嘴的表情。但我未曾料到,当肿瘤真正“发作”时,一个三岁孩子的忍耐力远远无法与之抗衡。
那天,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告知瑟琳娜突然晕倒。我匆忙赶至幼儿园,却得知女儿已被救护车送往医院。
医生宣布女儿病危
当我在医院见到瑟琳娜时,她仍躺在病床上,意识不清。医生拿着MRI影像向我走来,指着片中明显的巨大侧脑室肿瘤说道:“您女儿情况十分危急。”我下意识追问,医生表示:“脑积水已导致患儿脑组织明显受挤压变形,该肿瘤已严重危及生命,必须立即抢救,否则将错过时机!”
我手持病危通知书,一时感到天旋地转。幸而身旁一位年纪相仿的女士伸手扶住了我,了解我女儿的病情后,她反而露出宽慰的笑容:“或许今天您的女儿有救了。”
一次机缘下,女儿被送入手术室
我正想向这位女士进一步询问,此时另一位医生朝我们走来。他先与身旁女士沟通了一些事项,随后转向我,表示瑟琳娜需立即手术,并由他主刀。
“这是巴教授,今天正好他在,可以为您女儿手术。请别担心,我儿子之前也是教授手术全切的,现在已经回校正常上学了!”一旁的女士安慰着我。我转头望向病房中的女儿,心中祈祷即将进行的手术能让这个恶性脑瘤“放过”她。
术后女儿告诉我:“妈妈,我没事了”
情况紧急,巴教授向我详细说明了手术计划:首先通过脑室外引流术缓解危及生命的脑积水,随后在精密神经导航辅助下,为瑟琳娜实施高难度的肿瘤切除手术。
征得我的同意后,女儿被推入手术室。经过数小时煎熬等待,巴教授走出手术室,微笑着告诉我肿瘤已全切,手术非常成功。我紧绷的情绪终于释放,瞬间泪流满面——我可爱的女儿瑟琳娜得救了。
尽管女儿的肿瘤属于高级别间变性室管膜瘤,后续还需放疗和化疗,但我知道,我们已成功闯过当前最危急的关卡,为后续辅助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
很快,女儿顺利苏醒。当我再次与她对视,她仿佛已感知到这份幸运,对我说:“妈妈,我没事了。”从以往强忍病痛的“没事”,到如今发自内心的“没事了”,我们共同经历了太多起伏。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女儿正式开始化疗。如今,她颅内的巨大肿瘤已被清除,仅需通过后续治疗控制复发风险,并定期至巴教授所在医院复查。女儿能恢复到当前状态,我已深感欣慰,唯愿我的瑟琳娜今后不再需要违心地说出那句“没事”。
案例来源:Helmut Bertalanffy. Ventricular Tumors. Youmans Neurological Surger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