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复发很常见,椎管肿瘤也是一样,复发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系统的肿瘤切除难度比较大,是和神经有粘连,如果剥离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引起各项功能的障碍,复发的原因是什么?那么复发的椎管肿瘤患者要再次手术,如何能够更好的避免复发?
复发原因分析
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效果与神经组织受压时间、范围、程度及肿瘤性质、部位有关。若手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已经好转或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体征再次出现或加重,同时又排除了其它疾病的因素,且影像学检查证实肿瘤生长,临床上即可诊断为肿瘤复发。
肿瘤性质
因为大多数髓内恶性肿瘤往往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与正常脊髓组织难以区分,甚至肿瘤组织中可以夹杂有正常脊髓组织,因而手术难以将肿瘤全切除,术后也难免复发。所以,肿瘤的病理类型与复发密切相关。
肿瘤位置
髓内肿瘤手术时难度较大,肿瘤全切较其困难,有时甚至根本不可能全切,术后自然难免复发。可见肿瘤生长的部位(横向定位)与复发亦有关联。
因此,椎管内良性肿瘤的复发主要与肿瘤残留有关,而肿瘤的病理类型(恶性肿瘤)及肿瘤生长部位均是影响肿瘤完全切除的重要因素。
治疗
因为肿瘤的切除程度是影响预后的较主要因素,所以复发椎管内肿瘤在再次手术时,仍应力争全部切除,同时又不损伤正常脊髓,以获得较好疗效。由于椎管内复发肿瘤均经历过一次以上的手术,手术部位存在粘连与疤痕,造成正常解剖结构模糊不清,甚至因疤痕牵拉而引起脊髓与神经组织易位,再次手术时较易损伤正常脊髓组织,因而手术难度远远大于一开始。
肿瘤暴露
在分离肌肉与原手术疤痕时,应该从正常的有椎板的节段向椎板已咬除的原手术区推进,到了椎板已咬除的区域,则应从两侧有骨质的地方向中间推进,注意保护硬脊膜的完整,减少损伤脊髓。
肿瘤切除
对于髓外肿瘤来说,需仔细辨别正常脊髓组织和肿瘤之间的界面。若瘤体较大,可先作瘤内切除,缩小肿瘤体积后再作边界的分离。一般复发肿瘤与脊髓蛛网膜和神经根之间常有粘连,可在显微镜下操作,尽可能小心分离,注意不可对脊髓有粗暴的牵拉或振荡。值得一提的是,脊膜瘤的切除应尽可能将肿瘤附着处的硬脊膜内层切除,如肿瘤侵犯全层硬膜,则应将该处硬膜切除,否则容易复发。
缺损的硬膜应尽可能加以修补,严密缝合。若肿瘤生长呈哑铃型,即从椎管内沿神经根长到椎管外,那么,椎管外的部分需沿肿瘤包膜仔细分离,应一直分至正常的神经根,并将肿瘤从正常的神经根上切断为止。注意不要将椎体或椎弓根上的骨膜当成肿瘤包膜(这是手术者经常容易犯的错误)。鉴别的方法是:操作一旦进入骨膜下,会发现操作过程中出血很多,而且这层膜的分离较其困难,而沿肿瘤包膜分离则出血较少且相对容易分离。
缺损的硬膜应尽可能加以修补,严密缝合。若肿瘤生长呈哑铃型,即从椎管内沿神经根长到椎管外,那么,椎管外的部分需沿肿瘤包膜仔细分离,应一直分至正常的神经根,并将肿瘤从正常的神经根上切断为止。注意不要将椎体或椎弓根上的骨膜当成肿瘤包膜(这是手术者经常容易犯的错误)。鉴别的方法是:操作一旦进入骨膜下,会发现操作过程中出血很多,而且这层膜的分离较其困难,而沿肿瘤包膜分离则出血较少且相对容易分离。
对髓内胶质瘤来说,亦应力争作肿瘤全切除,是肿瘤边界较清楚的室管膜瘤。髓内肿瘤手术时,应先作肿瘤囊内切除,减少脊髓的张力,以减轻对脊髓的挫伤。然后先从界面较清楚的区域分离肿瘤与脊髓,再向分界不甚清楚的区域分离,以增加肿瘤切除的可能。可先游离出肿瘤的一较,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分离肿瘤的腹侧界面,直至全切除肿瘤。注意肿瘤切除后脊髓应该塌陷,继发空洞也随之缩小或消失。若脊髓不塌陷,应考虑尚有肿瘤残留,需细心探查,予以切除。
当然,若肿瘤与脊髓之间确无清楚的界面,如髓内脂肪瘤及恶性星型细胞瘤等,则应该限于囊内切除肿瘤,以防止损伤正常脊髓。此时,肿瘤的切除以解除脊髓压迫、缓解临床症状为主,不宜强求全肿瘤切除。因此,只要不断提高手术能力和技巧,同时利用良好的现代手术器械,椎管内复发肿瘤的手术治疗,仍是合适且令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