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常见的颅内肿瘤是脑膜瘤。其中约30%为颅底脑膜瘤(颅底脑膜瘤)。颅底脑膜瘤s患者可以采用基于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的多模式方法进行治疗;然而,大多数症状性脑膜瘤的金标准治疗仍然是手术。外科手术的目的是较大限度地顺利切除肿瘤。
脑膜瘤占成人全部颅内肿瘤的16-36%。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这些损伤目前被分为15种组织类型和3个恶性等级,其中90%为I级。这些肿瘤较重要的预后因素包括根据国际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标准的组织学分级和根据Simpson量表的手术切除范围。大约30%的颅内脑膜瘤以颅底脑膜瘤(颅底脑膜瘤)为代表。手术根治性切除的目标经常受到颅底脑膜瘤s与深层关键神经血管结构、复杂的血管分布、肿瘤质地和一致性的接近性的阻碍。在过去,颅底被认为是一个难以接近的手术部位。较近的进展包括显微外科技术的引入、成像技术的改进、虚拟手术模拟和手术器械的技术改进,以及微创方法的广泛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颅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颅底脑膜瘤手术成功率怎么样?
颅底脑膜瘤手术的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周围硬脑膜和浸润骨(如果存在),传统上被认为是Simpson级切除。尽管显微外科技术和治疗策略较近有所进步,但这一目标通常难以实现,主要是因为涉及神经血管结构和/或沿狭窄手术通道的器械可操作性有限。骨浸润或静脉窦受累会进一步限制根治性切除率。因此,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和/或分次放射治疗(fSRT)相结合的多模式治疗越来越被认为能够实现令人满意的功能结果和长期肿瘤控制。手术进入颅底脑膜瘤是较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因为手术通道狭窄,而且这些肿瘤靠近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
在颅底脑膜瘤手术中,为了处理病变而不伤害周围的神经血管结构,入路选择是一个关键点,在过去的20年中,已经描述了许多不同的入路。显示了根据脑膜瘤位置分为三个主要类别(前、中、后颅窝脑膜瘤)的主要手术入路。
经蝶骨入路和其他扩展的经鼻入路完全改变了涉及鞍区和海绵窦区周围的正中和旁正中颅底区域的脑膜瘤的治疗。来源于鞍结节、蝶骨平面和嗅沟的选择性颅底脑膜瘤已经可以经鼻切除。这些新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这些适应症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颅底脑膜瘤。目前,“信封的边缘”仍然没有定义。切除颅底脑膜瘤的手术可能性正在扩大,在这方面,在某些情况下,与颌面外科医生的合作有助于通过面部切口或骨切开术建立附加手术通道。
在某些情况下,神经外科医生和颌面外科医生在颅底脑膜瘤手术中的合作可能是双重的,有助于创造更宽的手术入口和进行更完全的切除。后一点应代表侵犯鼻腔或眶内空间的大肿瘤患者的选择。因此,伴有眼眶和筛窦浸润的大块疾病需要广泛切除,为此通过经面或经口途径实现更广泛的手术暴露。详细地说,这种方法允许广泛暴露筛骨细胞和眶腔,能够切除向下延伸超过筛板或侵犯眼眶的肿块。
中颅窝和后颅窝入路代表了一个繁荣的领域,多年来一直被提出和间歇地优选。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方法都是从标准的颞下或乙状窦后入路,到更复杂和扩展的手术,和/或结合更宽的颅底骨切除。事实上,骨结构切除并不总是与更好的手术可操作性或减少实质回缩相关,较佳方法需要根据几个不同因素(病理、解剖、功能和重建)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制。几项研究已经证明手术切除的范围和颅底脑膜瘤s复发的频率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突出了手术在其工作流程中的中心作用。
颅底脑膜瘤术中神经生理监测
如今,术中神经生理监测(IONM)在颅底脑膜瘤手术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大型脑膜瘤的手术切除,是当包围神经和/或主要脑血管干和/或其穿通血管颅底时,需要大量操作,这可能导致锥体束损伤或脑神经麻痹。解剖学、显微外科、神经影像学和术中监护的进步已经逐渐降低了颅神经麻痹的发生率。颅底脑膜瘤手术中的IONM策略需根据肿瘤位置和所涉及的血管和神经结构进行调整。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脑膜瘤国际专家:
德国Helmut Bertalanffy教授
擅长领域:大脑半球病变、脑干病变、脑血管疾病、脑内深层区胶质瘤、颅颈交界处的病变等的肿瘤切除术、神经吻合术以及各种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以高超的技术手法和顺利前提下高切除率。咨询教授寻求国际咨询意见,可拨打电话:400-029-0925。
加拿大James T.Rutka教授
擅长领域:临床上的研究方向以颅内肿瘤为主,擅长颅脑显微手术、LITT激光间质热疗及清醒开颅术,且较为擅长儿童脑瘤的个性化方案治疗和癫痫的外科治疗。咨询教授寻求国际咨询意见,可拨打电话:400-029-0925。
法国Sebastien Froelich教授
擅长领域:擅长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以及神经内镜鼻内入路的颅底肿瘤切除,针对脑膜瘤、垂体瘤、脊索瘤、颅咽管瘤等复杂脑肿瘤等采取内镜下颅内高难度位置的微创手术。咨询教授寻求国际咨询意见,可拨打电话:400-02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