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脑血管瘤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以手术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入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3-21 17:11:32 | 关键词: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入路有哪些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以手术吗?

  海绵状血管畸形(CM)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常见病变,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0.5%,占全部颅内血管畸形的5%-10%。在CM中,文献中报道的脑干内的患病率为4%至35%。凭借其不稳定的位置和潜在的损害性临床事件,脑干CM引起了神经外科医生的注意,并且随着这些外科医生的不懈努力,近几十年来治疗脑干中这些病变的显微外科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尽管文献中报道的手术结局令人满意,但由于脑干CM有良性临床病程的趋势,在权衡了这一事实与手术发病的之后,手术干预已成为越来越禁忌的。因此,建议对有症状病变的患者进行手术,这些病变毗邻脑干的或室管表面,或者病变可进入顺利进入区域,这些病变已引起超过1次显着症状性出血,并且可以定义为侵袭性。然而,对于远离脑干表面的深层病变或顺利进入区域无法进入的病变,治疗仍然存在争议。其他治疗方法,如放射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仍有待商榷,这可能是手术可以接受但的病变的替代方案。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入路有哪些?

  ⼿术⼊路的选择应该严格根据海绵状⾎管瘤的位置决定。纵裂⼊路适⽤于那些邻近纵裂海绵状⾎管瘤的⼿术,需要打开外侧裂。脑⼲海绵状⾎管瘤的⼿术切除可以根据病灶具体位置不同,选择状窦后⼊路、颞下⼊路、外侧枕⼤孔⼊路或选择坐位等,不同术者有不同习惯及偏好。

  绝⼤多数的脑⼲海绵状⾎管瘤位置表浅,这也是可以根据术中情况改变术前计划的⼊路,以获得病灶较良好的暴露。当主要依据标志性解剖结构定位病灶后制定⼿术⼊路时,开颅及硬膜剪开的操作就和其他病变⼿术⼀样。术中暴露空间应⾜够,以便术者能够很好分离组织与病灶,并且可以通过缓慢释放脑脊液,使脑组织塌陷的⽅法来增加暴露的空间。然后就是⼿术的⽬标——找到表⾯“褪⾊”的脑组织即病灶所在。只有完成了这⼀步,才可以从分离的⾃然间隙中进⼊脑实质寻找病灶。

  对于绝⼤多数位于天幕上及⼩脑的海绵状⾎管瘤。通过标志性解剖结构定位病灶的⽅法并不适⽤,但可以通过神经导航设备进⾏定位。⼿术⼊路选择的原则是避开功能区的同时选择较短路径。倾向于选择俯卧位、半坐位或侧卧位。采⽤俯卧位时通常更需要神经导航设备辅助定位病灶。

  与通过标志性解剖结构定位病灶的策略不同,使⽤神经导航设备定位病灶时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脑脊液的释放,以减少脑组织的移位。通常在剪开硬膜之后直接进⼊脑实质。当然也可以先沿着特定的脑沟等⾃然间隙寻找病灶,但通常会把术者引向错误的⽅向并可能因此导致本次⼿术失败告终。

  ⾻窗的范围不需要很⼤,通常直径在2~3cm就⾜够了。在剪开硬膜之前,应该反复的验证病灶位置。如果电凝双较与神经导航设备匹配可以作为探针使⽤,那么对⼿术是⾮常有帮助的。因为对于神经外科医⽣来说,使⽤双较电凝⽆疑⽐使⽤那又长又累赘的导航探针更加得⼼应⼿。硬膜剪开约直径1cm就能满⾜⼿术要求了,此时应该时刻谨记术中尽可能少的释放脑脊液。通过神经导航设备建议的路线剪开⽪层进⼊脑实质,并不断调整显微镜⾓度,否则术者可能不经意间偏离正确的轨迹。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怎么治疗?

  提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提到的另一位教授,即Bertalanffy教授(巴特朗菲)。其在国际神经外科大会上,做了关于231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专题报告,231条的生命得到拯救。他倾20多年心血在手术“禁区”上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得到了的临床效果,小小如拇指大的脑干上,根据肿瘤生长形态特点可以有十几种手术入路,而且这种肿瘤是比较良性的,手术全切后很多病人可以因此获得治愈效果。国内追求更好预后手术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可以联系INC国际,争取和教授面对面咨询、教授亲自手术等结果。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巴特朗菲教授相关研究及案例报告

  德国巴特朗菲教授20余年231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结果分析

  5次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6次后终于得以全切治愈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出国治疗案例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