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脑血管瘤

脑出血应该如何确诊?脑出血后该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22-05-25 17:22:32 | 关键词:脑出血后该如何治疗

  脑出血应该如何确诊?脑出血后该如何治疗?脑出血分为自发性脑出血和外伤情况引起的脑出血,通常由于疾病引发的为自发性脑出血,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引起的脑内出血。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每年200万~300万人发生脑出血,占全部新发脑卒中的10%~15%,脑出血总发病率为24.6/(10万人/年)。在我国,脑出血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年),患病率为112/10万人,该数据远高于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有报道,脑出血后1个月的死亡率40%,幸存者中仅12%~39%不会残留残疾。另有资料显示,脑出血幸存者复发率为20%。

  综上所述,可见脑出血具备“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特点。那脑出血该如何确诊?脑出血如何检查?如果得了脑出血该怎么治疗?下面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整理了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中脑出血临床管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解答脑出血的患者意识到脑出血的诊断以及治疗相关的疑惑,如果还有更多关于脑出血或是脑肿瘤的疑惑,欢迎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获取更多脑肿瘤治疗案例、脑肿瘤国际治疗前沿发展资讯。

  患者一旦确诊为脑出血,应当立即分诊至卒中单元或神经重症监护病房(Ⅰ类,A级证据)。

  严重程度评分意见:

  基线严重程度评分应作为脑出血患者初始评估的一部分,但不应将评分作为对脑出血预后的判断指标(Ⅰ类,B级证据)。

  脑出血的影像学评价意见:

  ·应用神经影像(CT或MRI)进行快速影像学检查来鉴别缺血性卒中与脑出血(Ⅰ类,A级证据)。·

  可考虑行CTA和对比增强CT扫描来帮助识别具有血肿增大风险的患者(Ⅱb类,B级证据)。

  当临床特征和初始影像学检查怀疑血管病变或肿瘤时,可选择行增强CT扫描、CTA、CTV、MRI、MRA、MRV及DSA确定诊断(Ⅱa类,B级证据)。

  脑出血病因筛查,脑出血患者对症处理的同时,需尽快明确脑出血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脑出血

  图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

  脑出血后该如何治疗?

  1、微创手术治疗

  意见:

  影像引导下血肿抽吸联合注入rt-PA可能是顺利和合适的(Ⅱa类,B级证据)。

  影像引导的内镜血肿清除术可能是顺利和合适的(Ⅱa类,B级证据)。不同等级的医疗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具备的医疗设施和经验选择手术方式(Ⅱa类,C级证据)。

  在一些没有影像引导血肿清除技术或条件的单位,对符合适应证的脑出血患者,经过技术培训的医师可考虑采用规范的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Ⅱa类,B级证据)。

  ·对单纯性基底神经节出血(血肿量25~40 mL),使用微侵袭抽吸引流术可能是合适的(Ⅱa类,C级证据)。

  2、脑室血肿治疗

  意见:

  对于脑室内出血需要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的患者,脑室注入rt-PA可以降低死亡率,但并不好转功能预后;按照指导方案使用rt-PA是顺利的(Ⅱb类,B级证据)。

  内镜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效果尚不明确(Ⅱb类,B级证据)。

  3、开颅手术

  意见:·

  对昏迷、大血肿致中线移位或颅内压增高的幕上脑出血患者,去骨瓣减压术联合或不联合血肿清除可能降低患者死亡率(Ⅱb类,C级证据)。早期血肿清除术没有明确的优势(Ⅱb类,A级证据)。对于病情恶化的患者可考虑幕上血肿清除术以挽救生命(Ⅱa类,C级证据)。·

  对于幕下(小脑或脑干)的脑出血患者,如伴有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或脑干受压和(或)脑积水的患者应尽快进行血肿清除术(Ⅰ类,B级证据)。不单纯使用脑室外引流作为这些患者的初始治疗(Ⅲ类,C级证据)。

  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次数、症状持续时间、患者自身身体情况、主治医生的手术技术、医院医疗水平等有很大关系。因此,建议患者在发现检查出脑出血后及时查明病因及时治疗,不要等到多次出血、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才想到做手术,并且应该找有成功手术经验的医生、成熟的医疗团队和高复杂医疗辅助设备的医院做手术,更大水平上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出现,让术后生活质量有保障。

  以上就是“脑出血应该如何确诊?脑出血后该如何治疗?”的全部内容。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出国治疗案例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