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脑血管瘤

气钉穿颅意外揭示致命病灶:脑动静脉畸形的救治纪实

发布时间:2025-06-27 10:20:43 | 关键词:气钉穿颅意外揭示致命病灶:脑动静脉畸形的救治纪实

  脑动静脉畸形(AVM)本属罕见疾病,而建筑工地上的气钉穿颅事故更是惊险。24 岁的建筑工人迈克却遭遇双重罕见事件 —— 一枚气钉射入右脑,检查时竟意外发现左脑潜藏大型高级别 AVM。两种状况均足以致命,所幸他不仅奇迹生还,更成功清除了这颗 “沉默的定时炸弹”。

气钉穿颅意外:偶然发现致命病灶

  迈克在工地作业时,被同事误操作的气钉枪击中头部。送医时神经功能完好,经手术干预后恢复良好,无急性颅内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然而术后复查发现惊人事实:左脑存在大小为 37.6×20.5×28.4 毫米的大型 AVM,由中脑动脉供血,Spetzler-Martin 评级达 4 级(提示手术风险极高)。此前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身体健康。

术前术后影像学对比

术前影像学检查。侧位(A)和正位(B)射线照片  显示了射钉枪损伤后的高密度异物。

  术前影像:侧位与正位射线照片显示射钉枪损伤后的高密度异物影;

  术后影像:

  冠状位 CT 示钉子穿透轨迹内少量出血,左侧脑室周围可疑高密度区;

  轴位 CT 血管造影明确左侧额叶大型 AVM,中脑动脉为供血动脉。

取出钉子后的术后影像。A:冠状位平扫CT图像,显示穿透性钉子轨迹内有少量出血,以及可疑的左侧脑室周围高密度区。B:轴位CT血管造影图像,显示左侧额叶内的大型高级别AVM,病灶大小为37.6×20.5×28.4毫米,中脑动脉提供流入血流。

无症状 AVM 的临床决策策略

  对于未破裂的脑动静脉畸形,治疗核心目标是预防首次出血。但治疗本身存在风险,包括手术并发症与神经功能损害。统计显示,未破裂 AVM 的年出血率约 2-4%,治疗决策需综合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病变特征及个人偏好:

  高风险患者需积极干预以预防并发症;

  低风险患者可选择观察与定期影像学监测。

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治疗策略

显微手术切除:

  通过切除畸形血管团消除出血风险,优势在于病灶闭塞率高、即刻起效、可控制癫痫发作(系统评价显示切除组中位无癫痫发作率达 73%-78%);

  由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可显著降低复发概率。

血管内栓塞治疗:

  通过导管注入栓塞材料减少血流,常作为显微手术的辅助手段,尤其适用于出血患者的急诊处理。

手术风险与质量控制

  AVM 手术风险包括神经功能损伤(如语言 / 视觉障碍)、术中出血等,术后可能出现持续头痛、术区肿胀或长期神经功能障碍。因此,选择具备丰富经验与扎实理论基础的神经外科专家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INC 国际脑血管专家 Michael T. Lawton 教授

  Lawton 教授专注于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生机制、遗传学特征及破裂治疗研究,擅长脑血管瘤的血流动力学分析与微创治疗。临床经验包括:

  近千台脑动静脉畸形手术;

  4400 余例脑动脉瘤、1000 余例海绵状血管畸形治疗案例。

INC 国际脑血管专家  Michael T. Lawton教授的临床研究包括血管瘤、动静脉畸形、颅内搭桥的微创治疗方法,以及微创治疗临床数据。

学术成就与职务:

  著有《七种脑动静脉畸形:切除原理和技巧》等多部专著;

  巴罗神经学研究所主席兼 CEO、血管神经外科主任;

  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前主席、世界神经外科学会提名主席;

  作为 “大脑血管畸形联盟” 主要研究者,在《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发表 AVM 专题论述,深入探讨 Spetzler-Martin I-III 级 AVM 的治疗策略。

*曾出版动脉瘤手术治疗著作《七种脑动静脉畸形:切除原理和技巧》、《七种动脉瘤:夹闭术的原理和技巧》、《七种搭桥术:血运重建的原则和技术》

案例启示

  该案例揭示了意外创伤作为 AVM “警示事件” 的临床意义,强调对于高风险 AVM 需及时干预。Lawton 教授等国际专家的规范化诊疗方案,为复杂脑血管畸形的救治提供了技术保障。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电话:
病情: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