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鞘瘤是仅次于听性病变的神经鞘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影像学和解剖学特征,对其准确诊断和合适的手术计划具有重要意义。与该地区的其他病变相比,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需要独特的考虑。那么,三叉神经鞘瘤手术后就正常了吗?
何为三叉神经鞘瘤?
三叉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的由雪旺细胞组成的包膜性慢生长肿瘤,其多起源于三叉神经根部。它们是颅内二常见的神经鞘瘤,比前庭神经鞘瘤少见得多,且主要为良性生长。随着三叉神经鞘瘤的逐渐增长,多引起肿瘤侧颜面部感觉减退(麻木),少数也有疼痛发病但晚期麻木者,瘤体逐渐长大,向鞍旁海绵窦发展,引起眼球运动障碍,也可延至上斜坡挤压脑干引起对侧肢体长束损伤征症(痉挛性瘫痪),还可骑跨岩尖,甚至向后颅窝发展造成听神经受累,表现为耳鸣或听力减退。手术切除目前是三叉神经鞘瘤治疗的较佳选择,但是手术难度大,因为瘤体位于近脑中线区域,周边有脑干、三叉神经分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以及基底动脉和其分支小脑上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等重要结构,在分流显露切除瘤体过程中,一旦损伤后果严重甚至危险。
三叉神经鞘瘤手术完全切除可治愈
国际上,许多神经外科医生强调了根治性手术的重要性(强调只有全切除才能“治愈”),而三叉神经鞘瘤部分切除后仍然有很大概率复发,特别是囊性肿瘤的复发率高于听神经鞘瘤。
INC国际神经外科表示,三叉神经鞘瘤是一种以良性肿瘤为主,完全切除可治愈的良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完全切除后可恢复正常生活。但一些过于严重的患者,其三叉神经鞘瘤术后的神经损害会导致不同的表现,发生在眼支会导致眼部感觉异常,眼泪分泌困难,角膜溃疡,较后失明;发生在上颌支会使颌面部感觉麻木,发生在下颌除了腮帮子麻木外,咀嚼也会受到影响,吃饭没劲。如果发生在三叉神经主干,以上的三支症状都有可能出现。
相关文献统计了1987年至2008年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7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病变小(<3cm)2例,中(3~4cm)5例,大(>4cm)6例,较大(>5cm)4例。术前症状包括三叉神经感觉减退(53%)、面部疼痛(53%)、头痛(35.3%)、听力障碍(17.6%)、癫痫(17.6%)、复视(11.8%)、共济失调(11.8%)、偏瘫和伴有乳头水肿的颅内压升高(5.9%)。平均随访时间为10.5年(121.6个月)。其中全肿瘤切除16例,1例NF2患者因海绵窦内粘连而不能完全切除,无手术相关死亡。术后7例采用三叉神经麻醉;7例保留了三叉神经运动功能。2例出现脑脊液漏,2例出现轻度面神经麻痹,1例神经纤维瘤病2型患者肿瘤复发,均顺利切除。在9名报告面部疼痛的患者中,只有1人术后仍有症状。
参考文献:Ramina R,Mattei T A,Sória M G,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trigeminal schwannomas[J].Neurosurgical focus,2008,25(6):E6.
无并发症的三叉神经鞘瘤全切术是更高的追求
手术切除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的理想方法。虽然在目前的手术技术条件下,三叉神经肿瘤的全切除已经不成问题,然而,完全切除,没有任何并发症,仍然具有挑战性。三叉神经每一支的保护仍是难题,看不见的神经损害(不像听神经瘤术后面瘫,一眼就看出来了)才是需要倾力去解决的。
目前,对于三叉神经鞘瘤全切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国际神经外科学院院长James T.Rutka教授、国际神经外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主席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国际神经外科学院(WANS)主席William T.Couldwell教授等国际脑瘤手术教授是擅长的。他们的三叉神经鞘瘤全切术率不仅高,而且可以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较佳入路来进行手术,在他们细致的手术下,一般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都不会有明显损伤,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较术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INC国际神经外科提醒:好转神经症状、维持颅神经功能、控制肿块的影响是三叉神经鞘瘤治疗的主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选对医生,选对医院是关键的。INC作为国际神经外科教授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可为脑肿瘤(三叉神经鞘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瘤、胶质瘤等)患者咨询具的国际水平神经外科医生团队远程咨询和亲自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