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构造错综复杂,神经外科手术难度系数高,手术之后,患者和家属高度紧张的情绪往往立马松懈下来,但先别急着松口气。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结束神经神经外科手术之后,需要做些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
往期回顾:建议收藏!脑肿瘤术后康复、护理这22个注意问题你都清楚了吗?
神经外科术后小知识
神经外科术后,是否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确实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术后脑水肿的情况,一般术后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告知是否使用激素类药物。但长期的使用,可能会存在副作用。激素药物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应谨慎使用。
然而,有些颅内手术治疗之后,会使用的激素类药物,例如颅咽管瘤患者。颅咽管瘤患者出现术后尿崩症的原因通常与手术过程中对下丘脑-垂体轴的损伤有关。下丘脑是控制水分平衡的重要部位,负责分泌抗利尿激素(ADH),也称为加压素(vasopressin)。手术过程中,如果下丘脑受到损伤,ADH的分泌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尿崩症。垂体后叶是储存和释放ADH的部位。颅咽管瘤手术可能涉及到垂体的部分切除或损伤,从而影响ADH的释放,导致尿崩症。垂体柄连接下丘脑和垂体,是ADH运输的重要通道。如果手术中垂体柄受到损伤,ADH不能合适地从下丘脑运输到垂体后叶,也会导致尿崩症。
所以,在这样的异常情况产生时则需要补充相应的抗利尿激素,常用的药物如:弥凝。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教授,在手术中做到较大水平上保留垂体柄的完整性以及保护下丘脑,使其分泌功能不被损害正常分泌,且尽保全患者的功能,使患者拥有高质量的术后生活。
7岁的小迪意外查出颅咽管瘤。为了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小迪父母希望手术能顺利切除肿瘤。而巴教授在为他们远程评估时,也再次强调了保留垂体柄的重要意义。
一名颅咽管瘤患儿在远程视频咨询福教授时,父母也提了同样的问题。“我会尽量做到完全切除,我的策略是保留垂体柄的功能。”
手术之后为什么尿量比平时多好多?
常发生于鞍区病变(如垂体瘤、颅咽管瘤、鞍区脑膜瘤等)手术后,可能会持续2-4周,多数可通过用药后控制,随着病情恢复,症状会逐渐好转。此外一些患者术后因脑水肿需应用较多脱水利尿剂,尿量也会明显增多。
术后为什么会反复恶心呕吐?
(1)全身麻醉时使用的麻醉药物可刺激患者引起呕吐;由于麻醉引起的呕吐,一般在术后1-2天消失;
(2)开颅术后头痛、炎症刺激、颅内压升高等也会引起呕吐;
(3)手术后饮食过于油腻、消化不良、术前有胃病等也是引起呕吐的原因,调整饮食、少食多餐、应用促消化药物等可是呕吐逐渐缓解。
术后是否可以进行体育锻炼等行为?
术后患者应遵循医嘱逐渐恢复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身体康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可能导致头部受伤的活动。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成员巴特朗菲教授曾经在与患者的咨询中提到过,术后及时下床进行一些简单缓慢的活动更加有利于伤口的恢复,同时确定在术后三到五天内逐渐增加运动量,有助于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恢复的效率。
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巴教授很多患者都在术后2-3天就下床活动,越早启动康复模式,效果越好,但是这对手术要求较高。很多患者做了手术之后,家属都认为术后需要“卧床静养”,而一些患者也因为害怕切口疼痛、引流管不方便活动等,术后一直卧床休息,甚至都不肯下床去厕所。其实这样一直卧床是不利于康复的,实际上,根据“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想要术后康复的更快,要早期下床活动!
▼基底节海绵状血管瘤巴教授示范手术后2天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巴教授示范手术后3天
▼桥臂胶质瘤巴教授示范手术后4天
术后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手术后初期,患者可以采用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应注意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品类齐全,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麻痹怎么办?
非手术治疗措施包括注意眼部护理,预防角膜炎;对于泪液分泌减少的患者可给予人工泪液、湿房眼镜、睡眠时眼膏保护;采用胶布缩短脸裂、保护性的角膜接触镜片等。建议术后 2 周开始进行面肌功能训练,延缓表情萎缩,促进神经功能回复。
如面神经功能Ⅳ级并在术后1年内无明显恢复,可考虑行面 - 舌下神经吻合、舌下神经转位术、咬肌神经 - 面神经吻合等技术。对于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神经转位手术、跨面神经移植手术、下脸退缩或外翻治疗,以及上睑 Muller 肌切除手术、金片植人手术等方式。对于超过 2 年的晚期面瘫患者,还可考虑行颞肌筋膜瓣修复术或行血管神经化的游离肌肉移植。
术后面神经麻痹的处理较为复杂,不同医疗机构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必要时可由整形科医生参与面神经的修复。
术后为什么会发热?如何处理?
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热通常为吸收热,是手术区域或颅内出血无菌性炎症反应的表现,是身体对手术刺激的一种正常反应,多为低热,体温多不超过38.5℃,患者无寒战怕冷表现,持续时间多在1周以内,处理可采用多饮水及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擦浴、冰袋降温、酒精擦浴等)。
另一种术后发热的原因是感染,包括手术区域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患者发热前常有怕冷、寒战等表现,需要进行血液、肺部X线片或CT、痰液、尿液检查等,并应用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药物,同时应用退热药治疗。
某些少见情况如外伤、脑出血、肿瘤或手术操作影响到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也会导致患者持续高热,体温多在39℃以上,患者无汗,躯干皮温高而四肢末端发凉,不伴有怕冷的症状,退热的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
胶质瘤术后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对于胶质瘤患者的康复治疗,目前采用国内已广泛应用的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一级康复指患者早期在神经外科肿瘤病房的早期康复治疗,是神经外科肿瘤医师在术后针对患者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及功能障碍进行的康复 活动指导,在患者接受手术或其他治疗后,生命体征 稳定的情况下早期进行;
二级康复是指患者转入综合医院 康复病房或康复机构后进行的康复治疗;
三级康复指患者在社区或家中继续进行的康复治疗,应由社区康复医师在二级康复的基础上重新制订康复计划并实施,如患者功能相对恢复较好,可由康复医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教育,使患者在家自行进行康复锻炼。
颅咽管瘤术后发生尿崩症怎么办?
颅咽管瘤术前和术后均可发生中枢性尿崩。术后的尿崩偶尔会与脑性盐耗综合征同时出现,从而出现顽固性低钠血症。
应该在严密监测出入量和电解质的前提下,及时调整输入量以及输入液体的电解质比例,保持患者在手术后急性期内基本的水电解质平衡状态。轻、中度尿崩症,建议垂体后叶素肌注或口服去氨加压素治疗;重度尿崩症,建议使用去氨加压素或垂体后叶素持续微量泵注入,并监测中心静脉压。应给能控制尿量较小剂量的去氨加压素,可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应密切监测去氨加压素后水电解质的情况,低钠血症可对脑组织产生严重的损害。
即使是进行了手术也需要长期跟踪随访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好转复发患者预后的关键,因而定期复查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避免病情延误,从而好转复发患者的预后。
一般开颅术后建议三个月或半年复查磁共振,如果术后恢复顺利的话。后期随访复查,根据不同的脑瘤类型、不同治疗情况复查磁共振有所不同。如高级别胶质瘤等不良脑瘤,根据术后放化疗、病人症状进展情况,每3~6月复查磁共振。通常良性肿瘤如脑膜瘤、听瘤等,常规可每1~2年复查头颅增强核磁共振。如患者,有原有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随时复查磁共振或咨询主管医生。
部分参考资料:
1.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 (AANS), 2021. Post-Operative Care for Intracranial Surgery. [online] Available at:
2. Dumont, A.S., Rughani, A.I., Tranmer, B.I., Barker, F.G. and Gokaslan, Z.L., 2018. Com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 of Intracranial Surgery. Neurosurgery, [e-journal] 62(1), pp. 99-112. doi:10.1227/01.NEU.0000311084.39424.B4.
3. Haines, S.J., 2020. Neurosurgical Operative Atlas: Functional Neurosurgery. 3rd ed. Stuttgart: Thieme.
4. Hockenberry, M.J. and Wilson, D., 2019. **Wong's Nursing Care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11th ed. St. Louis: Elsevier.
5. Lang, D.A., 2021. Postoperative Care in Neurosurgery**. In: A. Gelabert-González, ed. **Complications in Neurosurgery. Berlin: Springer, pp. 4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