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INC巴教授中国行系列报道
自3月28日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巴特朗菲教授抵达中国以来,已为多位疑难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成功进行示范手术,生命相托,终不负所望!巴教授一把手术刀游离于毫厘之间,成功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相关阅读:
【示范手术进行中】家门口来了德国神外大咖,助患儿撕掉脑瘤“标签”!
毫厘级“生命博弈”,INC巴教授今又完成1台脑干延髓示范手术!
随着巴教授中国行程的不断推进,已有多名患者在与巴教授面对面咨询后果断选择这一次的示范手术。9岁的脑干胶质瘤患儿茜茜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没问题的话,希望能尽快让我们手术!”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患者通过远程视频咨询了巴教授,期望能得到宝贵的治疗机会。面对他们的疑惑、无助与彷徨,巴教授都用自己的专业和自信为每一位患者带来温暖的希望。幸运的是,已有部分患者在得到巴教授的评估后没有继续等待,而是果断选择及时手术!
鞍区胶质瘤术后复发怎么办?他们及时选择示范手术!
7岁的依依因双眼震颤检查出颅内占位性病变,随后,依依接受了部分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WHO II 级。第一轮化疗时,尽管前期肿瘤有所缩小,但到了后期,肿瘤竟然仍在增大,随后的第二轮化疗也未能阻止肿瘤生长的步伐。随着脑积水的逐渐加重,此时的依依已经出现了面瘫、右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该不该让孩子接受手术?化疗还能发挥效用吗?在与巴教授远程咨询后,依依父母毅然决定:必须手术!目前依依已经入住巴教授中国手术的合作医院,期待着即将到来的示范手术。
化疗后鞍区肿瘤持续增大,“尽早手术,不让肿瘤继续发展!”
5岁的舒舒为了战胜自己脑袋里的大肿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自从被查出鞍区星形细胞瘤后,她接受了开颅手术,随后又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化疗。然而,仅仅在化疗结束的一年多后,肿瘤体积又增大了。新一轮的化疗开始,但却始终没能阻止肿瘤的生长。一年多的时间,随着肿瘤一直长至乒乓球大小,且有弥漫性浸润视交叉的可能,导致了舒舒的视力急剧下降,她的左眼视力仅为 0.66.右眼更是只有光感……还要继续化疗吗?孩子的视力又能否保住?带着种种担忧,舒舒父母找到了巴教授。
巴教授评估
手术的目标仍然是尽可能彻底地切除病变。由于她目前只有左眼具有功能,右眼功能较差,因此手术时必须尽力保护左眼。好的一点是,目前没有出现脑积水。但如果继续拖延,脑积水可能会发生,从而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对于孩子来说, 最好的选择是尽早接受手术,而不是让这样一个巨大肿瘤继续发展。
巨大病变导致频繁的癫痫发作“必须接受合适的治疗!”
27岁的阿宇正值事业上升期,然而,一次癫痫发作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检查发现他的左侧颞叶有一个约 70×50 mm的占位性病变。此后,他的病情逐渐加重:从最初的间断性癫痫小发作,发展到偶发大发作,同时出现右下肢无力、记忆力明显减退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近期影像学复查显示,病灶已扩大至 108×75×56 mm,累及整个左侧大脑半球。
由于病变范围广泛、手术风险极高,阿宇暂时选择了保守观察。然而,病情仍在持续恶化。最近一个月来,阿宇的癫痫发作越来越频繁。3月5日,阿宇突然出现剧烈呕吐、呼吸急促,继而意识丧失,被紧急送往医院……面对如此危急的病情,巴教授又给出了怎样的回复?
巴教授评估
手术越早越好,因为水肿的体积巨大并且压迫到了大脑深部结构的其他部分。我最近在汉诺威处理的几位这种大胶质瘤的病人,他们恢复得非常好,甚至连语言功能也恢复了,因此我有丰富的经验。无论如何,对于他这样年轻的患者,必须接受合适的治疗。如果不接受合适治疗,真的会降低他的治愈机会和预后。这个肿瘤太大,不能拒绝手术,单靠放疗和化疗是无法治愈这么大的肿瘤的。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切除,但尽量少侵入深部结构,这种平衡就是这种手术的“艺术”。
携手脑干 50 年,巴教授的手术“艺术”
在 2009 年的全球知名学术论坛 Zurich.Minds 上,巴教授作为医学专家代表分享了自己手术哲学理念——神经外科手术是一门“艺术”,需要“心、技、体合一”。神经外科医生首先需要像工匠一样,通过经年累月地积累训练自己的技能。但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哲学、内在精神态度融入手术中,这才能称为艺术。
愿每一位患者都面向希望,走向更好的生活。INC巴特朗菲教授学术之行正式开启!示范手术期间,巴教授疑难神经外科疾病患者面对面咨询同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