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小小的垂体,却有多多的疾病——了解侵袭性垂体瘤

发布时间:2025-04-07 11:51:41 | 关键词:了解侵袭性垂体瘤

  在复杂的大脑结构里,有一处很小的地方,生长着人体内复杂的内分泌腺——垂体。由它产生的激素,不仅会影响到内分泌腺的活动,还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息息相关

垂体

  那么,你知道垂体瘤是什么吗?侵袭性垂体瘤又是什么呢?如果是侵袭性的垂体产生病变之后会给身体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侵袭性垂体

  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的良性肿瘤,垂体位于大脑底部的垂体窝内,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垂体瘤根据肿瘤大小和其分泌的激素类型进行分类。肿瘤大小分为微腺瘤(小于1厘米)大腺瘤(1厘米及以上)。根据分泌的激素,可以分为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等,而不分泌激素的则称为无功能垂体瘤

垂体瘤 MRI影像

垂体瘤 MRI影像

  侵袭性垂体瘤是指肿瘤细胞超出垂体边界,侵犯周围结构,如海绵窦或脑底骨的垂体瘤。这类肿瘤的治疗更具挑战性,且复发率较高。

侵袭性垂体瘤 MRI影像

侵袭性垂体瘤 MRI影像

  此类肿瘤由于侵犯周围组织结构致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易复发,对所有形式的治疗均有部分或完全耐药。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60岁多见,60岁以上少见,10岁以下罕见,性别无明显差别。侵袭性垂体瘤是由Jefferson于1940年首先提出,是指垂体瘤细胞侵犯邻近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硬膜、骨质、脑、窦腔等)并引起相应的组织结构破坏。

  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多样,与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侵犯的结构有关。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垂体瘤头痛:由于肿瘤生长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

  垂体瘤视力障碍:肿瘤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导致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

  垂体瘤内分泌紊乱:肿瘤可能影响垂体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例如生长激素过多引起的肢端肥大症,或者促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甲亢。

  垂体瘤性功能减退:垂体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影响性激素水平,导致性功能问题。

  垂体瘤多饮多尿: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尿崩症。

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多样,与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侵犯的结构有关。

  侵袭性垂体瘤特点:侵袭性垂体瘤的主要特征包括快速生长、局部浸润、侵犯周围结构和器官、远处转移的风险增加以及高复发率。快速生长通常在短时间内引起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如头痛、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等。局部浸润和侵犯周围结构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脑水肿和周围组织功能受损。远处转移的风险增加和高复发率使得治疗和预后管理更为复杂。

  侵袭性垂体瘤治疗:手术治疗是侵袭性垂体瘤治疗的基石,其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安全切除肿瘤组织以减轻症状并降低激素水平。手术方法包括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和开颅手术,其中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因其微创性而更受青睐。据统计,手术切除后短期内症状缓解率可达70%-80%。然而,由于侵袭性垂体瘤的侵袭特性,完全切除率较低,复发风险高。

  侵袭性垂体瘤预后:侵袭性垂体瘤的复发率较高,因此定期的随访和监测非常重要。通过薄层MRI和功能性PET成像来确定肿瘤的状态,及时发现复发并采取治疗措施。长期管理包括内分泌替代治疗、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和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的个体化治疗计划。对于侵袭性垂体瘤患者,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对于优化治疗结果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同时,侵袭性垂体瘤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治疗方式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垂体瘤肿瘤特性:肿瘤的大小、侵袭范围、Ki-67指数以及是否有功能性分泌激素,均对预后产生影响。Ki-67指数较高的肿瘤往往预后较差。

  垂体瘤治疗方式:手术切除的彻底性、放疗的及时性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均与患者的长期预后密切相关。手术全切除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

  垂体瘤患者因素: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内分泌功能状态等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年轻患者的恢复潜力通常较大,但需注意手术和放疗对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