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岁的鑫鑫一直比同龄的孩子的身高要矮一些,经常会有走路不稳和“平地摔”。然后这次在玩耍过程中意外摔破了头皮,而进入医院就诊。在CT检查后发现,鑫鑫脑内的松果体区有阴影和部分钙化灶。鑫鑫的妈妈爸爸紧接着给鑫鑫做了MRI检查,发现了22*14*17mm病灶。由于没有直接威胁到生命,鑫鑫一家选择定期复查进行观察。
为什么鑫鑫的身体发育会比同龄人发展缓慢?什么是松果体区?它发生病变会带给孩子什么影响?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鑫鑫对抗松果体占位性病变的故事吧!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松果体区?
在生理机能上,松果体被一些医学专家称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开天眼”,而是因为松果体有一种生理功能是分泌褪黑素,可以帮助人感受昼夜交替的变化,并且于感知能力并没有关系。除此以外,松果体还会分泌低血糖因子,作用时间可以达到24小时。所以,松果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睡眠调节、生殖系统发育以及月经周期,动情周期等生理过程。
松果体区位于深部的颅穹窿中央,由松果体和相邻的结构组成。虽然松果体区没有明确的边界,但是它由上方的胼胝体压部,后方的大脑大静脉,下方的四叠体池和顶盖,前方的松果体隐窝和第三脑室后部围绕而成。
当松果体区发生病变,会产生什么影响吗?
松果体区病变的病程长短是不一样的,要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位置以及肿瘤的大小。在病程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有:
1、颅内压增高
2、若是病变产生于松果体临近结构则表现为:
(1)眼征:受肿瘤压迫可引起眼球上下运动障碍、散瞳大或者不等大。
(2)听力障碍:因为受到压迫,导致双侧耳鸣和听力减退。
(3)小脑征:肿瘤向下发展会压迫到上小脑上脚和上蚓部,以导致出现躯干性共济失调以及眼球震颤。
3、内分泌紊乱:
1)性征发育听或不发育
2)性早熟:男孩表现为声音变粗、长阴毛、阴茎增大;女孩表现为乳腺发育、月经提早。
松果体区发生了病变,还有治疗的办法吗?
松果体的血管丰富,其血流量仅次于肾脏,手术中的任何操作不当都会导致手术的失败,以及对应的神经功能损伤。但是随着神经外科的不断发展与技术的不断改进,松果体区的肿瘤已经不再成为神外医生难以达到的地方。六岁的鑫鑫就是一位成功战胜松果体区占位性病变的小勇士。我们一起来看看鑫鑫发现病灶之后,做了什么吧。
由于鑫鑫走路存在走路不稳,腿部经常没有力气的情况,鑫鑫进行了定期复查,监测病灶的变化。多次复查结果显示,鑫鑫的激素水平正常,但在此期间,病灶有明显变化。在2023年7月最新的MRI影像中显示,鑫鑫的病灶已经达到了25*19*15mm。由于病灶变化没有非常快速,医生仍然建议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但是令鑫鑫爸爸妈妈担心的是,目前来说孩子的状态并不是很好,他经常出现睡不安稳,说话做事逻辑性较差且理解能力也无法跟上,同时记忆力也出现了偏差,还伴随着心理上的问题接踵而来。
此时,鑫鑫的爸爸妈妈忧心于鑫鑫的状态,依旧坚决选择为鑫鑫手术,根除掉这个“隐患”。几经周转,鑫鑫一家人找到了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德国巴特朗菲教授进行开颅手术。
鑫鑫术前MRI影像
通过巴教授的术前谈话、制定手术方案等一些列专业权威的手术准备之后,巴教授顺利为鑫鑫成功安全全切手术,没有伤害到任何神经,保留了鑫鑫的所有功能。并且,鑫鑫在手术后第1天就转出ICU,进入了普通病房。鑫鑫的父母告诉巴教授孩子很好,能吃饭、能说话、身上也不疼痛。鑫鑫还能捏住巴教授的大手,四肢活动正常。鑫鑫的成功手术,不仅给鑫鑫的家里重新带回来了欢声笑语,还保证了鑫鑫长大成人之后的生活质量。
小结
在神经外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患上松果体区肿瘤不再是一个难以治疗的脑部疾病。只要寻找到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治愈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保证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还给小朋友们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