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45岁的中年男子,原本过着平静的日子,但一种罕见的发生在颅颈交界处的肿瘤——脊索瘤,彻底颠覆了他的生活。这颗肿瘤对周围的神经和血管造成了压迫,引发了一系列痛苦的病症。
他频繁遭受剧烈头痛的折磨,感觉就像有把钳子紧紧地夹住他的头部,使他无法专注于工作,连日常作息也受到了干扰。眩晕成了他生活中的常态,稍一活动便感到天旋地转,他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以防跌倒。与此同时,恶心和呕吐也伴随而来,让他食欲不振,日益消瘦。
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位患者还出现了其他症状,如视力模糊、听力下降、步态不稳、颈部疼痛等。这些病痛让他备受折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迫使他四处奔波,在各大医院的寻求治疗。
幸运的是,他在巴黎Lariboisiere大学医院遇见了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塞巴斯蒂安·福洛里希,“福教授”)。通过神经内镜辅助下的前外侧入路开颅手术,福教授为他实现了肿瘤的完全切除,术后无其他并发症,他的生活终于得以回到正轨。
颅底脊索瘤通常起源于颅底中线区域的骨质。这种肿瘤的行为表现不一,有些脊索瘤生长较为局限,侵袭范围较小,对于这类肿瘤,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且安全性较高。然而,也存在一部分脊索瘤,它们广泛侵袭颅底骨质,并且侵犯到硬脑膜内,与视神经、下丘脑、脑干、椎-基底动脉系统以及脑神经紧密粘连,这无疑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颅颈交界处脊索瘤的手术难度本身较高,而本例患者的情况更为复杂,因为他的肿瘤环绕了椎动脉。作为颅颈交界区一个关键的解剖结构,椎动脉穿行于颅底的狭窄空间,在手术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由于椎动脉系统是供应大脑血液的两套主要系统之一,若椎动脉在手术中受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术后的生活质量。
术前MRI显示颅颈交界处脊索瘤包裹左侧椎动脉的硬膜内部分(箭头所示)
手术流程
在手术过程中,福教授采取了谨慎而细致的操作步骤。首先,他通过神经内镜辅助,采取前外侧入路进行开颅手术,从右侧的手术通道逐步深入至颅颈交界处。在此过程中,福教授专注于将脊索瘤与周围的正常组织分离开来。随后,手术的重点转向左侧椎动脉,他小心翼翼地沿着椎动脉进行分离,确保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不影响椎动脉的正常功能,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脊索瘤位于颅颈交界处,周围神经和血管丰富,手术风险较高。在手术结束后,福教授通过神经内镜对显微镜的手术盲区进行探查,以确认肿瘤是否有残余。
手术示意图。展示从右侧的手术通道以及术中逐步从左侧椎动脉分离肿瘤的图像,手术结束时通过内镜可见双侧椎动脉。
术后MRI显示,该患者颅颈交界处的肿瘤已经被完全切除,没有残留的肿瘤组织。此外,患者的左侧椎动脉保持了通畅的状态。这意味着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团队不仅成功地移除了肿瘤,而且还保护了左侧椎动脉的完整性,没有出现任何狭窄或阻塞的情况。而左侧椎动脉的通畅对于维持脑部的正常血液供应至关重要,这一结果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为患者的术后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
术后MRI显示肿瘤完全切除和左侧椎动脉通畅(箭头所示)
案例要点
1、颅颈交界区脊索瘤的手术难点
1)解剖结构复杂:颅颈交界区是一个解剖结构十分复杂的区域,它涉及多个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包括脑干、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以及多组颅神经。由于这些关键结构的密集分布,手术过程中需要极其小心谨慎,以避免对它们造成损伤。
2)肿瘤侵袭性强:脊索瘤具有高度的局部侵袭性,常侵袭周围的骨性结构,如枕髁、斜坡等。这使得在手术切除肿瘤时,需要处理大量被肿瘤侵犯的骨质,从而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难度。
3)手术入路选择困难:由于肿瘤位置深在,手术入路的选择非常关键。常用的经口入路和经鼻入路各有优缺点,前者虽然可以直接暴露颅颈交界区腹侧,但术后并发症如脑脊液泄漏和感染的风险较高;而后者虽然造成的创伤较小,但手术空间有限,对于侧方病变的暴露和切除存在困难。
4)术后并发症风险高:术后容易发生颅颈交界区不稳定、脑干和其他重要结构的损伤,从而可能导致肢体瘫痪、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2、椎基底动脉包绕肿瘤的切除技术的要点
1)术前评估:包括采用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的薄层T2序列的近期脑部磁共振成像(MRI)以及薄层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评估肿瘤与椎基底动脉的关系,了解血管是否有变异、肿瘤的血供情况和骨质破坏程度,并辅助规划手术入路。
2)手术入路的选择:决定此类病变手术入路的因素包括肿瘤在硬脊膜内的侵袭程度、侧别、上颈椎及颅颈交界(CVJ)的受累情况,以及先前使用的手术入路(如有),从而找到一条可以在单次手术中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的路径(这一点在首次手术时尤为关键)。
3)术中监测:颅神经监测技术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实时监测颅神经的功能状态,帮助医生识别和避免潜在的神经损伤。神经导航技术则能够帮助医生精确地定位肿瘤的位置,以规划最佳手术入路,从而减少手术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4)“双镜联合”:在该案例中,神经内镜主要用于辅助开颅手术。它能够插入瘤腔内部进行检查,帮助医生确认是否有肿瘤残留,从而有助于更精确地控制深部肿瘤的切除范围,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性。
案例来源
相关阅读
【福医妙手】INC国际福教授脊索瘤案例七|32岁,颅颈交界区脊索瘤,次全切
【福医妙手】INC国际教授福洛里希脊索瘤案例六|48岁,斜坡脊索瘤,全切
【福医妙手】INC国际福教授脊索瘤案例五|38岁,斜坡脊索瘤,次全切
【福医妙手】INC国际福教授脊索瘤案例四|40岁,颅颈交界区脊索瘤,全切
【福医妙手】INC国际福教授脊索瘤案例三|26岁,海绵窦-斜坡脊索瘤,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