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是什么病?脑膜瘤是二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他们发生在任何年龄和性别,但通常发现在中年或老年妇女。脑膜瘤起源于脑膜瘤是二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他们发生在任何年龄和性别,但通常发现在中年或老年妇女。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细胞多见于矢状旁脑凸、蝶翼、鞍旁区、鞍结节、嗅沟和桥小脑角区。
脑膜瘤病因有哪些?关于引发脑膜瘤的原因目前仍无确切定论,但是有相关研究表明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脑膜瘤的高危因素如下:
1、性别激素影响
大多数研究表明女性脑膜瘤占优势。男女比例约为2:1。在马尼托巴省的研究中,只有在五个十年后,女性患者才明显占优势。这种模式反映了脑膜瘤在女性儿童中缺乏优势。脑膜瘤占儿童(18岁以下)全部脑肿瘤的1%至4%。它们在婴儿期较为少见。平均发病年龄为11.6岁,而其他全部儿童脑肿瘤的发病年龄为6.3岁。儿童脑膜瘤与成人脑膜瘤有几个不同的特征相对应的人。女孩和男孩之间的肿瘤发病率相同,但据报道,婴儿中男性占优势(71%)。儿童脑膜瘤可能发生在不寻常的部位。11%的儿童脑膜瘤位于脑室内,而成人为3.9%。他们可能是多发性的(23%),或有囊性成分(23%)。通常与神经纤维瘤病相关(23%至41%),且无硬脑膜。
2、辐射影响
1953年,曼恩和同事一次报告了放射性脑膜瘤。患者是一名6岁女孩,在视神经胶质瘤切除术后接受了6500 rad治疗。4年后在放射治疗领域诊断出脑膜瘤。推断辐射损伤是脑膜瘤发展的一个因素。1909年,亚当森描述了一种治疗头癣(癣)的头皮照射方案。被称为Kienböck-Adamson技术,可向头皮输送450至850拉德,向大脑表面输送70至175拉德。从1900年到1960年引入灰黄霉素,该方案被广泛使用。莫丹和同事55对11000名儿童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受照患者的脑膜瘤发病率是对照组的四倍。虽然平均年龄一般人群的诊断年龄为58岁,低剂量辐射组为45岁,高剂量辐射组为31岁。
3、基因影响
2型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多发性肿瘤综合征,由位于22q染色体上的NF2肿瘤控制基因突变引起。它的发病率为每25000例活产婴儿中就有一例,60岁时的发病率接近全切。病人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颅内脑膜瘤通常多发,发病年龄较轻,45-58%的患者发病,脊柱脑膜瘤约20%。此项研究中,NF2患者的预期寿命降低,死亡时的中位年龄为40岁。Otsuka等人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得出结论认为,NF2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欠佳,特别是那些在25岁之前就开始出现症状的患者。
脑膜瘤怎么治疗?
WHO I级或良性脑膜瘤通常预后良好。WHO III级或恶性脑膜瘤有少见的侵袭性,预后较差。幸运的是,90%以上都是良性肿瘤。良性脑膜瘤即便长在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等复杂位置,只要做到顺利全切,5到20年可能都不会复发,可以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效果。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对肿瘤进行全切是治疗脑膜瘤争取更佳预后的关键。
INC复杂脑膜瘤治疗案例一则:
多发脑膜瘤,经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手术后3年没有复发
简要病史:突发癫痫就医,MRI检查后发现大脑左额镰旁有肿瘤占位,部分切除后活检结果是“脑膜瘤”。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无效,再次MRI检查显示大脑镰前段基本均受累,并有大脑镰右侧肿瘤生长,矢状窦被累及,左侧额部凸面硬脑膜多处肿瘤生长。这代表病情进一步恶化成了多发脑膜瘤。
术前:左额凸面及前段大脑镰多发脑膜瘤被全部切除;前1/3矢状窦被切除;前段大脑镰被切除;左额硬脑膜被大部分切除,无硬脑膜强化表现。左额术后侧脑室额角穿通。
术后:左额凸面、及前段大脑镰多发脑膜瘤被全部切除;前1/3矢状窦被切除;前段大脑镰被切除;左额硬脑膜被大部分切除,无硬脑膜强化表现。左额术后侧脑室额角穿通。术后ICU观察一天,术后二天下床进行康复锻炼。神经功能无任何异常。术后3年没有复发。
INC德国Helmut Bertalanffy教授
擅长领域:擅长颅底、脑干病变、功能区、大脑小脑、脊髓等复杂位置的肿瘤性、血管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擅长颅底、脑干等复杂区域病变的肿瘤切除术、神经吻合术等,脑干病变成功手术病例近千台,以高超的手术技术不损伤神经功能且全切病变。
加拿大James T.Rutka教授
擅长领域:临床上的研究方向以颅内肿瘤为主,擅长颅脑显微手术、LITT激光间质热疗及清醒开颅术,且较为擅长儿童脑瘤的个性化方案治疗和癫痫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