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Olivia不幸罹患丘脑错构瘤,脑内的肿瘤巨大,呈痴笑样癫痫发作(痴笑样就是以痴笑表现出来的癫痫发作),严重时一天内会出现200次以上的痴笑性发作,经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无果。
INC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James T. Rutka教授尝试用激光间质热疗(laser interstitial thermal therapy,简称LITT),为她摆脱了疾病的困扰。此后,Olivia生命中再也没有出现过癫痫发作。
LITT疗法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新科技?哪些人群可以选用?这项技术是否成熟?安全性怎么样?……想快速了解LITT疗法?本文整理了关于LITT技术的七大问题,从原理到应用,从适用人群到安全性,让你一次读懂LITT疗法!
1. 什么是LITT激光间质热疗?是怎样工作的?
LITT是一种MRI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经皮微创手术,神经外科医生可以清晰地识别癫痫病灶或肿瘤与周围健康脑组织的位置关系,进而制定精确的手术路径。
手术过程首先需要在患部头皮上切一个约2-4mm宽的小切口,之后在其中插入激光光纤探头,最后将探头引导到病灶目标所在的位置,利用脉冲激光消融或烧掉肿瘤及病变组织即可。
2. 相对于传统开颅手术,LITT激光间质热疗的优势在哪里?
1)术中MRI技术全程引导,精准定位病灶,避免了对周围健康组织的伤害。
2)微创、并发症少、手术切口小不到4mm,不能接受开颅患者的更佳选择。
3)平均LITT时间为2.9小时,大多数患者可第二天回家,并可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而传统开颅手术病人需住院5-6天,然后恢复数周。
4)安全性高,无放疗引起的组织损伤。
5)适用范围广,可以被用于治疗癫痫,也可用于治疗下丘脑错构瘤或其他局灶性脑部病变。
LITT疗法治疗癫痫多参数 MR 成像标志物变化的定量评估
3. LITT激光间质热疗要用到什么样的设备?
LITT疗法利用了三个关键要素——立体定向方法,将激光探针精确定位在治疗目标内;手术激光系统随时间变化的热组织消融;MRI热像仪可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和组织破坏。
在手术过程中,实时MRI会生成患者大脑的实时温度图。这使外科医生能够连续监测脑组织温度,确保激光诱导的损伤有效地靶向肿瘤,从而不受肿瘤周围健康组织的限制。
4. 哪些病适合做LITT激光间质热疗?
1)癫痫患者:包括颞叶内侧癫痫、优势侧颞叶癫痫等药物难治性癫痫,迄今为止,已经报道了LITT 治疗的癫痫病灶包括结节性硬化、下丘脑错构瘤、海马硬化、局灶型皮质发育不良、脑室旁灰质异位等。
2)由一些病变引起癫痫发作的患者,如血管或小脑畸形等。
3)一些脑深部或手术极难到达的颅内病变患者,尤其是靠近大脑关键区域的肿瘤,如控制语言或运动等功能区内的肿瘤,这时候开颅手术无效或没有手术机会时,LITT疗法也可选用。
LITT疗法消融脑内癫痫病灶3个月前后效果图
5. LITT术前准备、术中程序、术后恢复是怎样的?
1)术前准备:考虑LITT治疗的患者仍需要在癫痫中心进行全面评估。该测试可以准确找出癫痫发作的开始位置以及该区域是否可以安全移除。一旦找到该区域,就会安排该人在手术室环境中进行手术。
2)术中操作:
仍然使用全身麻醉。
在头皮上做一个小切口,然后在头骨上做一个小孔(铅笔大小)。
MRI 在手术室(或附近的不同房间)进行,以绘制出要治疗的确切区域。
使用 MRI 引导带有激光探头的小(2 毫米)管穿过颅骨中的小孔到达癫痫病灶。
该程序升温并破坏目标区域。
计算机程序会检查附近大脑区域的温度,以保护它们免受热损伤。
手术后,关闭骨头上的小孔和皮肤切口。
3)术后恢复:手术后,患者通常只在医院呆一两天就可以回家了。通常术后患者在 3 到 7 天内恢复正常活动。
6. LITT临床治疗效果到底怎样?
美国斯坦福癫痫综合治疗中心团队曾在《Epilepsy Behavior》发表了LITT临床治疗效果报告。
该报告对30例难治性颞中叶癫痫患者的LITT治疗临床研究中发现:
接受了LITT治疗的几乎所有28/29(97%)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降低> 50%,而22/29(76%)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降低> 90%
18/29(62%)的患者达到了恩格尔I类结局;在9/29(31%)的患者中完全没有癫痫发作(Engel I A级)。
LITT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论文截图
另一项针对11 个美国癫痫中心的 234 名LITT 患者的研究发现,超过一半 (58%) 的颞叶癫痫患者在手术后 2 年没有癫痫发作。其他小型研究报告称,53% 至至少 60% 的患者在手术后 1 至 2 年没有致残性癫痫发作(可能仍有先兆)。这些结果与颞叶皮质切除术相当。
针对脑肿瘤,LITT疗法也有一些临床疗效数据——有研究显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复发患者接受了激光间质热疗(LITT),即通过局部热消融来减少肿瘤组织的细胞,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化疗(替莫唑胺)。
首次复发后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9.4个月。然而,接受LITT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增加至11.2个月。该生存时间明显长于自然史(小于5个月)或化疗后(替莫唑胺:5.4-7.1个月)的生存时间。
由此,对于患有复发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通过LITT减少肿瘤体积可能是一个有前途的选择。
Rutka教授在INC年会上展示的LITT疗法相关文献资料
7. LITT疗法有没有副作用?如何规避?
从影像角度看,LITT术后血脑屏障破坏,随后出现新生血管逐渐修复;其他的发现包括外周强化和治疗肿瘤初始边界外的扩散受限。此外,对于一些病灶大的病变,LITT疗法可能也不适用,可能出现组织体积增加和水肿效应等。
Rutka教授指出,激光热消融后的病灶及周围水肿可能需要额外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以避免神经功能恶化,从而尽可能有效规避副作用。此外,目前也有一种有计划切除消融组织的方法可以减少水肿的进展,但这需要主治医师拥有丰富的LITT疗法经验才能有效避免。
INC国际神外手术大咖

推荐阅读:
INC国际大咖Rutka研究进展:LITT如何找到下丘脑错构瘤的有效消融部位?
“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癫痫治疗新发展,INC国际大咖与你一起对抗癫痫
孩子还小,一定要开颅吗?LITT技术向开颅Say NO!小儿癫痫一“激”即消
激光消融代替开颅手术:激光间质热疗LITT有何"过刀之处"?
如果您也有想要分享的经历或者无法解答的疑惑,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