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身体麻木竟是脑干“肿瘤”作祟,INC巴教授妙手拆除生命禁区“不定时炸弹”

发布时间:2025-03-12 16:10:26 | 关键词:INC巴教授妙手拆除生命禁区脑干肿瘤

  简要病史

  C女士,年龄36岁,是公司的一名高管,因发现右侧身体麻木,就诊当地医院,经检查,她被医师告知病变位置脑干,这是管理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的中枢, 病变性质是海绵状血管瘤,有反复出血风险,可是治疗上,却无法手术,因为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多,术后很大可能比不手术还糟糕,甚至需要呼吸机支持长期卧床,建议只能保守观察治疗。

  这对家庭幸福的她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世界那么大,人生还有那么长的路,就要因“不定时炸弹”而过着如履薄冰的生活吗?所幸,在和巴特朗菲教授取得联系后,巴教授表示可以为其进行手术。收到可以顺利全切的评估后,她决心摘除生命中枢的“不定时炸弹”。

 图:术前MR:脑干脑桥占位,考虑海绵状血管瘤,病变周边脑干伴有水肿。

图:术前MR:脑干脑桥占位,考虑海绵状血管瘤,病变周边脑干伴有水肿。

  手术纪实

  术者:德国巴特朗菲教授

  诊断:脑桥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手术结果:侧俯卧位,旁正中小脑上入路显微镜下全切肿瘤,术中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测,骨瓣开颅至肿瘤全切历时约3小时,手术顺利。

  术后第1天:ICU治疗观察,术后当晚即拔除气管插管,可完全自主呼吸。

  术后第2天:复查CT正常,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术后第3天:患者能独立下床、少量活动,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肢体麻木稍好转,无肢体无力、饮水呛咳、面瘫、呼吸抑制等手术相关并发症。

  术后第10天:顺利拆线并出院,肢体明显好转,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图:神经纤维束DTI成像显示,病灶压迫,神经核团及传导束变形移位
图:术中体位,侧俯卧位

图:术中体位,侧俯卧位
图:患者手术切口设计于发际线内

图:患者手术切口设计于发际线内
图:旁中线枕下开颅术

图:旁中线枕下开颅术
图:经旁中线小脑幕上入路,打开硬膜后术中所见手术路径,注意血管保护

图:经旁中线小脑幕上入路,打开硬膜后术中所见手术路径,注意血管保护
图:术中持续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提示神经保护完好

图:术中持续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提示神经保护完好
图:病变全切除,进入脑干切除病变的切口大小约7mm

图:病变全切除,进入脑干切除病变的切口大小约7mm
图:术后患者恢复很好,无并发症,未见明显疤痕,无美观问题

图:术后患者恢复很好,无并发症,未见明显疤痕,无美观问题
图:患者功能均很好,无面瘫、肢体瘫痪等,工作和生活如常

图:患者功能均很好,无面瘫、肢体瘫痪等,工作和生活如常
 

  脑桥海绵状血管瘤为何危险?

  在神经外科疾病中,脑干病变可导致患者颈部以下的躯干和四肢瘫痪,甚至不能自主呼吸,终生使用呼吸机,更可直接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脑干病变切除是外科领域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手术之一。

  脑干内部的空间非常小,只有手指粗细,薄如一张纸,各类神经和血管纵横交错,病变生长导致正常脊髓受压迫,病变与颈髓紧密粘连,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出现瘫痪这种严重后果,全切病变不仅需要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等保障手术的精准安全。

  脑干脑桥出血是神经内外科的危重急症,脑桥出血量少时,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四肢瘫痪;出血量大时,患者很快出现意识障碍、针尖样瞳孔、四肢瘫痪、呼吸障碍、高热,常可在48小时内死亡。

  其中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是造成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有反复发作性症状性出血的风险,多次发作后会产生毁灭性的后果,对于患者的潜在威胁巨大。很多时候往往只能保守姑息治疗,如果能及时手术切除病变去除病因,那患者往往可以获得治愈性效果。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切除病灶去除出血病因,消除反复出血风险,此外,手术还旨在保护颅神经、锥体束功能,避免引起面瘫、肢体瘫痪等,但手术风险却是巨大的!!

  INC巴特朗菲教授相关研究

  何以巴特朗菲教授能做到全切?关键是其对这脑干领域的深耕钻研、专著脑干手术30多年、高达300多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案例。

  国际知名神经外科期刊JNS发表了巴特朗菲教授的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的135例手术经验,总结了系列手术案例的病变分型、手术入路、切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等,同时推荐脑桥后外侧入路手术切除术后并发症率更低, 该研究的主要摘要如下。

研究的主要摘要
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INC巴特朗菲教授发表于知名医学期刊的手术病例)

脑干脑桥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INC巴特朗菲教授发表于知名医学期刊的手术病例)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曾在以往的研究论文中,根据脑干的解剖及病变的复杂关系总结的手术入路,可选择经髓帆入路、经桥脑臂入路、远外侧入路、小脑上外侧入路、颞下经天幕入路,具体的手术入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主刀医生的医学知识及经验而具体制定。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曾在以往的研究论文中,根据脑干的解剖及病变的复杂关系总结的手术入路,可选择经髓帆入路、经桥脑臂入路、远外侧入路、小脑上外侧入路、颞下经天幕入路,具体的手术入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主刀医生的医学知识及经验而具体制定。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

  2019年至今,这位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与技术委员会前主席、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巴特朗菲教授多次来华进行示范手术,完成了数台高难度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交流。点击阅读:300+成功案例!让这种脑干肿瘤走出禁区,原来手术才是“正解”!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