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脑瘤患者畏惧开颅手术,往往倾向选择经鼻神经内镜手术,内镜手术适用于垂体瘤、脊索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但是内镜手术的却也隐藏着许多潜在风险,为何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呢?
经鼻内镜入路局限性:1、正常脑组织切除增加;2、颈内动脉损伤风险增加;3、脑神经损伤风险的增加;4、脑脊液漏增加;5、入路发病率增加等。
“慢性鼻炎进行了鼻内镜手术,却导致上颌窦、筛窦、颅底等多处骨折,造成颅内积气,左目失明,脑脊液漏等严重损害后果。住院保守治疗10天,但其左目已经失明,无挽救机会。”
“老妈经鼻微创手术,术后1周,偶尔能感觉到光感,一点看不见,医生说术中肿瘤出血太多,现在还在慢慢吸收,能不能恢复到以前不好说,有可能看不见。”
“这手术本来就可能失明,我同事爸爸垂体瘤压迫视神经,医生说的就是,不做手术的话,视神经慢慢被压死,也是瞎。做手术的话,也可能立刻瞎。医院都说要看运气了。”
……
经鼻内镜手术为何会导致眼科并发症?
由于各种原因,包括直接创伤、血管损伤、感染和压力变化,经鼻内镜手术期间可能发生眼科并发症。
福教授演讲截图:经鼻内镜示意图
1.直接损伤:在手术操作鼻腔鼻窦结构时,可能会无意中对眼眶或其内容物造成直接损伤。这可能导致眼眶骨折、眼眶壁破裂或眼部结构损伤,如视神经、眼外肌或眼球本身。视神经损伤是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一种少见但具有潜在损害性的并发症。视神经损伤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伤,甚至长期性失明。
2.血管损伤:眼动脉是眼眶及其内容物的主要血液供应,它紧邻筛窦。眼动脉或其分支的损伤会导致球后出血或眼眶血肿,导致眶内压升高,并危及视神经和其他眼部结构的血流。
3.感染:鼻腔感染可延伸至眼眶,导致眼眶蜂窝组织炎或脓肿形成。感染可能通过筛窦传播,筛窦与眼眶之间有薄的骨隔离。眼眶靠近筛窦气囊有利于感染的传播,导致炎症和随后的眼科并发症。
4.压力变化:在内镜经鼻手术中对鼻腔结构的操作会导致鼻窦和眼眶内的压力变化。眶内压力增加会压迫视神经,导致缺血和随后的视力丧失。此外,鼻窦的快速减压会导致空气或气体进入眼眶,导致眼眶肺气肿,从而导致眼球突出(眼球突出)和眼球运动障碍。
内镜经鼻手术期间的眼科并发症风险因素和预防策略
内镜经鼻手术期间的眼科并发症会对视觉功能产生影响。了解与这些并发症相关的风险因素并实施适当的预防策略对于确保患者顺利至关重要。风险因素可分为解剖变异和手术因素、患者相关因素和围手术期预防措施。外科医生需小心谨慎,采用精确的手术技术,并对鼻腔鼻窦解剖有多方位的了解,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确保患者的顺利。
解剖变异和手术因素:
1.解剖结构: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中的一些含气空腔,左右成对,共4对,依其所在颅骨命名,为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筛窦重要,因为它们靠近眼眶。视神经、眼动脉和其他重要结构穿过视神经管和眶上裂,与筛窦相邻。筛骨是颅底中较小但居C位的骨,也是孔洞较多的骨。筛骨迷路位于筛骨两侧,外表面为眶的内侧壁,称为眶板或筛骨纸样板,呈块状部分则含多个小房,即筛窦。
筛骨,它实质上是两块骨在中线由筛板连接而成。
筛窦解剖:整个筛窦与眼眶之间仅由较薄的骨板隔开,其中尤以纸板较薄,当眼眶骨折时,此处容易爆裂。筛窦的解剖变异,如纸样板变薄或眼眶靠近筛窦气房,会增加手术中眼眶并发症的风险。外科医生应该意识到这些解剖变异,并在手术操作中小心谨慎,以避免损伤眼眶结构。
2.手术技术和经验:神经外科医生的经验、知识和坚持正确的手术技术可以降低眼科并发症的风险。熟悉解剖结构、仔细解剖和轻柔的组织处理可以减少无意中损伤眼眶或其内容物的可能性。
与患者相关的风险因素:
1.既往眼眶手术或外伤史:既往眼眶手术或外伤史的患者可能改变了眼眶解剖结构,留下疤痕或损害血液供应,增加了术中眼科并发症的易感性。
2.先存眼部疾病:先存眼部疾病(如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或严重视力障碍)的患者可能有更高的并发症风险,应进行相应的评估和管理。
“为了患者而战”只为病人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福教授强调:“我们需关注任何一种手术的弊端,内镜方法不是适用于任何手术。我们不应该为了个人成就而贸然接受挑战,因为这对患者来说却不是好事,我们需小心。”
颅底手术不是为切除肿瘤而战,而是为了病人而战!
在某些情况下,一种手术方法不足以切除大部分肿瘤。有时候可能需选择能够切除的肿瘤部分,在某些情况下,有时可能需要两种方法来切除更多的肿瘤。福教授将“为了患者而战”这个理念贯穿到每一位患者的治疗细节中,为不同的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凭借着创造力和多年实践的结果,福教授的神经内镜“筷子手法”,有时同时手中动用了三种器械。他不仅在鼻内手术中使用了神经内镜,而且在经颅手术中也使用了神经内镜。当不可能切除整个肿瘤时,福教授也将联合放射肿瘤学同事靶向消灭剩余的肿瘤组织——以此给患者创造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