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患者故事 > 胶质瘤

影像“疑似高级别”的脑瘤,本以为孩子没得治,术后却“惊喜连连”

发布时间:2025-04-02 15:48:47 | 关键词:疑似高级别的脑瘤患儿术后惊喜连连

<a href='/guojizhuanjia/Bertalanffy.html' target='_blank'><u>巴特朗菲</u></a>教授2025年来华

  INC 实时报道:

  自3月28日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巴特朗菲教授抵达中国以来,已完成多台示范手术。还有更多的患者在远程及面对面咨询后果断选择此次示范手术,期待巴教授能为他们带来新生的曙光!巴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示范手术进行中。更多资讯,敬请持续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官方报道。

巴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示范手术进行中。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咨询详情,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10岁的佑佑确诊左侧丘脑弥漫性生长的肿瘤,病变已侵入脑实质。手术风险极高——稍有不慎,轻则偏瘫,重则陷入昏迷。面对这样的险境,即便是国际神经外科大咖巴特朗菲教授也坦言:"弥漫性胶质瘤无法100%全切……"

  但奇迹,往往诞生于坚持!

  在江苏省科技厅省级外国专家工作室首席专家巴特朗菲教授主刀下,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全力协助,成功完成这场高难度示范手术。术后当天,佑佑便清醒返回普通病房,无需进ICU!更令人振奋的是,最新随访核磁显示:术前评估认为"弥漫性"的病灶,竟被完全切除,影像上已看不到残余肿瘤!从2024年9月23日出现症状到2024年10月29日成功手术,仅36天。

MRI影像

  从"无法全切"到"完全切除",从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到功能显著恢复——术后病理显示低级别胶质瘤!佑佑的父亲激动地分享着孩子的康复进展,而这一切,正是中外神经外科团队携手带来的生命希望!

  01. 弥漫性肿瘤巴教授都建议手术吗?

  2024年9月23日,佑佑起初只是体育课后头晕、"中暑"般的乏力,父母当作普通感冒处理。然而两天居家休息后,这个不爱运动、总安静玩玩具的孩子,却在9月26日清晨出现了食欲减退和胸闷。MRI检查发现左侧丘脑一个29×19mm的团块状病灶赫然在目,伴特征性环形强化。更值得警惕的是,回溯病史:早在两个月前,孩子就已出现左侧头面部至下肢的持续性麻木,左手左脚力量渐弱。这些被忽视的"小症状",实则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肿瘤已经呈弥漫性生长迹象,侵入脑实质。

影像

  弥漫性胶质瘤的全切有多难?

  全切意味着这个肿瘤得有边界,沿着边界切除。然而胶质瘤"弥漫性"是指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没有清晰边界,像"树根蔓延"一样渗透到周围脑实质中。对于脑肿瘤患者,“弥漫性”是一个令人绝望的词,它往往和无法手术相关联,“弥漫性的肿瘤,手术也不能切完,那有什么意义呢?”,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弥漫性胶质瘤=没得治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没有边界也不意味着就要妥协,并不是就无所作为。2021年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根据组织学和分子病理学特点将儿童型胶质瘤单独分为两大类,即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

2021年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根据组织学和分子病理学特点将儿童型胶质瘤单独分为两大类,即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和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

  从分型中并不难看出,弥漫性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弥漫性胶质瘤也有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之分。弥漫性胶质瘤,更广泛的肿瘤切除似乎与良好的预后相关。残余肿瘤体积的绝对量与预后更相关。

胶质瘤术后不同残余肿瘤体积影响预后(Karschnia,Eur J Cancer, 2021)

胶质瘤术后不同残余肿瘤体积影响预后(Karschnia,Eur J Cancer, 2021)

  面对弥漫性肿瘤,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这把“双刃剑”。巴教授强调,手术决策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位置及大小等多重因素,力求为患者量身定制合适的治疗方案。只有当手术能为患者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时,他才会果断出手,用他那40年锤炼出的精湛技艺,为患者争取生命的曙光。

  和佑佑“支持进行手术治疗”不同的是,这位48岁的马先生,巴教授为何就不建议手术?

  偶然查出左侧额顶颞岛叶巨大占位-低级别胶质瘤,无任何症状,但病变体积已经增大到90mm多。巴教授:“因为我不想在神经方面使患者的情况变得更糟糕,而且正如我所说的,(如果进行手术)言语和运动方面功能障碍存在更高的风险。我现在看到他状态也很好,这就是(我不建议手术的)原因。”

影像

  02. 丘脑手术为何困难重重?

  肿瘤除了级别的区分,不同位置的弥漫性胶质瘤治疗方式也有区别,脑干、丘脑、功能区等疑难位置的弥漫性胶质瘤,手术难度更大。佑佑的这个弥漫性肿瘤恰好长在丘脑上,开颅手术之路绝非坦途,任何细微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轻则导致佑佑面临偏瘫的挑战,重则可能让他陷入“植物人”的沉睡之中,这是所有人都不愿面对的残酷现实。在这样的抉择面前,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丘脑解剖复杂,需要根据具体肿瘤的生长特点、侵犯范围,“瘤”体化定制选择手术入路,部分丘脑胶质瘤可以有良好的全切的解剖条件,需要经验丰富的主刀充分评估。

丘脑解剖复杂,需要根据具体肿瘤的生长特点、侵犯范围,“瘤”体化定制选择手术入路,部分丘脑胶质瘤可以有良好的全切的解剖条件,需要经验丰富的主刀充分评估。
丘脑位置示意

丘脑位置示意

  丘脑周围密布着三个关键结构:松果体负责调控睡眠节律、情绪和认知功能;下丘脑作为神经内分泌中枢,掌管着体温、饮食、水盐平衡及激素分泌等重要生理功能;中脑则主导视觉听觉反射,协调瞳孔反应和眼球运动。这些精密的结构一旦受到丘脑肿瘤的压迫或侵犯,就会引发包括睡眠障碍、内分泌紊乱和眼球运动异常等在内的复杂临床症状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03. 对抗丘脑肿瘤:新的希望

  在神经外科的历史上,丘脑曾被视为手术的禁区,主要是因为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重要的生理功能,使得手术的风险远远大于获益。然而,国际颅底脑干肿瘤手术大咖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在30年前就打破了这一禁忌,成功地发表了关于丘脑手术的案例。

国际颅底脑干肿瘤手术大咖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在30年前就打破了这一禁忌,成功地发表了关于丘脑手术的案例。

  巴教授表示丘脑已不再是手术禁区,他有着丰富的成功治疗和预后良好的案例。脑瘤“高配”手术,就如同开车,需要经验丰富的“司机”和高配性能的车,这样即便路途崎岖也能安全无险地到达希望的目的地。

  2024年10月29日,手术室内,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及帮助定位肿瘤的术中导航的指引下。巴教授把肿瘤一点一点取了出来,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就这样顺利结束了。

国内手术团队专家苏附儿王杭州主任协助手术

国内手术团队专家苏附儿王杭州主任协助手术
术后,巴教授与王勇强医生再次查看电生理监测

术后,巴教授与王勇强医生再次查看电生理监测
术中导航

术中导航

  术后当天,佑佑无需转入ICU,直接从手术室转入普通病房。当天查房时,佑佑可以握拳、抬脚。术后第5天,巴教授查房时,已经下地走路的佑佑再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术后第9天,佑佑在经历了开颅手术后展现出了惊人的恢复力。他步伐稳健地在室内自由行走,脸上洋溢着生命力。

术后第9天,佑佑在经历了开颅手术后展现出了惊人的恢复力。他步伐稳健地在室内自由行走,脸上洋溢着生命力。

  儿童脑肿瘤治疗中,生命常创奇迹。10岁的佑佑虽被评估丘脑肿瘤"无法全切",却在中外专家治疗下实现顺利切除。术前症状显著改善,术后影像无残留,展现了儿童惊人的康复力。这提醒我们:面对患儿,不要放弃希望,每个生命都可能创造医学惊喜。目前,INC巴教授仍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持续开展示范手术,为更多患儿带来希望。

面对患儿,不要放弃希望,每个生命都可能创造医学惊喜。

还有疑问?咨询医学顾问点击即可电话沟通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