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术后不长头发了?
22岁的小蓝正上大学,然而,一个低级别胶质瘤悄悄找上他。为了抓紧治疗,小蓝很快接受了开颅手术,但是每次照镜子,脑袋上留下的疤痕仍然难以忽视。奇怪的是,尽管术后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他的手术切口周围却再也没有长出头发来……
开颅手术的切口会很大吗?会不会导致头发生长受影响?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切口“美美隐身”呢?在术前谈话中,不少患者都会问到这些问题,毕竟谁也不愿意永远在脑袋上留下一道长长的疤痕。
这对于64岁的Jeff来说也是一样的,受职业影响,他不愿意轻易接受开颅手术,然而频繁的癫痫发作、记忆不清和言语障碍对他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在不留下疤痕的前提下切除肿瘤,他辗转找到了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 Sebastien Froelich 教授(福教授)。
“不会留下疤痕!”在详细了解Jeff的情况和需求后,福教授最终不仅全切了其位于海绵窦外侧的脑膜瘤,术后更是实现了美容和神经功能的兼得!
而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手术效果,是因为福教授手里握有两大“秘籍”——眶上锁孔入路(TELKA)+“筷子技术”。
术前规划:翼点入路 or 眶上锁孔入路
由于Jeff的巨大脑膜瘤位于海绵窦外侧壁,且周围伴有水肿,并对颞叶造成了压迫,因此翼点入路成为福教授最初的考量。然而,虽然这种入路较为常用,但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对正常软组织的大范围暴露解剖、易造成颞肌疼痛以及颞叶回缩等。
再加上Jeff本人对于术后疤痕的要求,采用翼点入路切开头皮确实会对毛囊产生影响,沿切口受损的毛囊可能不会长出头发。更重要的是,切口以疤痕的形式愈合,结缔组织中形成疤痕时没有毛囊,因此疤痕越大,不长头发的区域和范围就越大。
因此,出于以上因素的考量,福教授决定采用眶上锁孔入路。这一入路创新性地结合了经眶入路和锁孔入路的优势,能够取得微创的手术效果,同时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和足够的操作空间,减少眼球回缩及对脑组织的牵拉。为显微镜和内镜的使用提供了十分出色的可视化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减少术后水肿和神经功能损伤。
此外,眶上锁孔入路还有美观上的优势,它的切口被隐藏在眉毛内,无须剔除头发,术后几乎看不到疤痕,美观性较好。
术中操作:“筷子技术”成功全切
在与Jeff进行充分沟通后,手术择期进行。而在这场手术中,福教授不仅使用显微镜+内镜“双镜联合”的手术技术,还通过“筷子技术”成功实现了全切。】
STEP 01
取仰卧位,皮肤切口在眶上神经外侧的眉毛中,长约 3 厘米。准备好显微镜和内镜,同时设置神经导航以确认手术解剖轨迹。
STEP 02
开颅手术。采用眶上锁孔入路,暴露颞肌,剥开海绵窦的外侧壁。,确定颅神经,特别是 V1 和 V2.然后,打开并凝固颞叶硬脑膜。
STEP 03
“筷子技术”切除肿瘤。鉴于手术区域较深,使用从 30° 开始的内镜和角度镜进行肿瘤切除。为了提高可操作性,术中使用了“筷子技术”。
“筷子技术”的显著特征是单手操作,用“非惯用手”握住吸引器、神经内镜和第三个器械,避免助手扶镜与主刀器械的冲突,实现“人镜合一”。这样操作的难点是很明显的,由于重量大,又需要精细操作,无论是对医生的腕力还是技巧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鹅颈状”的吸头可以增加触及范围并在拐角处工作,旋转轴与吸力角度相结合,导致手指的小动作在曝光深度上被放大,并允许 360 度的操作范围。当用拇指和中指和无名指控制时,吸力还可以沿前后方向移动。
随后,继续进行肿瘤减瘤。为了提高可视化效果,使用了 45° 的角度镜,“筷子技术”可帮助从颞叶皮层和血管中解剖肿瘤。最后,使用 70° 内镜仔细检查腔体是否有肿瘤残留并准确止血,观察到肿瘤被全部切除。空腔被脂肪移植物填充。
术后情况:美容与神经功能的兼得
很快,Jeff从病床上醒来,第一天没有出现严重的眼眶肿胀。术后 CT 扫描证实肿瘤已被完全切除,无任何并发症及神经功能缺损。术后第 6 天成功拆线。在 2 个月的随访中,疤痕几乎看不见,美容和神经功能结果实现兼得。
后记

该案例来自福教授的研究《Transorbital eyebrow lacrimal keyhole approach for resection of a meningioma of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cavernous sinus》。应记得, 脑瘤开颅手术的核心目标是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切口无痕、长头发是开颅手术的“附加”效果。
颅底手术,或者说所有手术,都不是为切除肿瘤而战,而是为病人而战。我们不应该忘记,虽然病人是沉睡的状态,但是患者将会醒来,重要的是,他会如何醒来、术后他会怎样生活。——福教授
福教授是国际公认的神经内镜颅底手术大咖。他专精于脊索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胶质瘤、髓母细胞瘤、神经鞘瘤、血管母细胞瘤、软骨-骨肿瘤、黑色素细胞性肿瘤、CNS 淋巴瘤、畸胎瘤、生殖细胞瘤等复杂脑肿瘤治疗,拥有国际规模领先的脊索瘤诊疗中心。他创始的“筷子技术”显著提升了肿瘤切除率与患者预后,其“双镜联合”手术通过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的优势互补,在实现肿瘤最大化安全切除的同时,完美保护关键解剖结构。
近年来,福教授曾多次来华开展学术讲座及培训活动。在数次中国行中,福教授顺利进行多台示范手术及远程/面对面咨询,手术均获得极大的成功,患者大部分预后良好且无任何并发症。无数患者翘首以盼,福教授的中国行即将再次开启!
推荐阅读:
出乎意料!岩斜区脑膜瘤开颅术后的她恢复迅速,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脑瘤潜伏者:一次体检意外发现4cm脑膜瘤,无症状的她为何坚定选择手术?
“终于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福教授创新入路为脑膜瘤患者带来「生路」
脑膜瘤如“章鱼”盘踞在脑中,视力模糊、嗅觉减退…不同部位都有哪些典型症状?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盘点 | INC福教授挑战高难度脑瘤手术需要“兵分几路”?
全切、不见疤痕、无并发症,一举三得的脑膜瘤手术是如何做到的?
脑膜瘤全切记录 | 当肿瘤疯狂“汲取”你的血液,造成神经损伤……切还是不切?
如果您也有想要分享的经历或者无法解答的疑惑,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