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大孔脑膜瘤是什么?枕骨大孔脑膜瘤(枕骨大孔脑膜瘤)是颅底脑膜瘤,占全部脑膜瘤的1.8%至3.2%。它们来自颅颈交界处的蛛网膜层,该区域在斜坡的下三分之一和C2体的上缘之间的前面定义,从颈静脉结节到C2椎板的上缘的侧面以及从鳞状枕骨的前缘到C2的棘突过程。
由于邻近的颅底神经和血管结构,如椎动脉的V3和V4段,颅神经IX-XII,小脑后下动脉(PICA)和脑干,枕骨大孔脑膜瘤容易发生多种神经功能缺损。这些解剖关系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方法,因为大多数(>80%)的枕骨大孔脑膜瘤来自枕骨大孔的前方或前外侧方面,即齿状韧带的前方。
除了位置和解剖边界,决策和管理也受到其组织学分级,时间行为,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和合并症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当病变或切除本身引起机械不稳定时,可能需要稳定。对于有症状的枕骨大孔脑膜瘤或有记录生长的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较可行的方法仍然是枕骨大孔后方或后外侧,因为前路手术具有更高的脑膜炎,神经系统发病率或机械不稳定的风险。另一方面,后侧或后侧入路对脑干、颅神经和血管也有风险。
枕骨大孔脑膜瘤手术难度大吗?
来自接近重要功能的复杂解剖区域,枕骨大孔脑膜瘤无疑是复杂的治疗,甚至较有经验的颅底团队报告相对较高的总体平均并发症发生率为17.2%(表(表1)。
1).然而,尽管枕骨大孔脑膜瘤手术固有的发病率,我们的分析显示手术后7分(p<0.001)的KPS显着好转,这可能是低估的,因为大多数临床系列的平均随访时间短。来自这个定性和定量综述的进一步观察包括(1)-大多数脑膜瘤来自FM的前壁或侧壁;(2)-关于骨性脑膜瘤侵袭或髁突切除和长期临床(疼痛)或放射学(C0-C2翻译或脱位)颅颈交界处不稳定性的可用数据很少[12,72];(3)-枕骨大孔脑膜瘤的随访时间太短,无法得出关于长期无进展生存期或复发(小于5年)的结论;(4)-平均而言,患者在手术后好转KPS(p<0.001);(5)-枕骨大孔脑膜瘤大小<25mm和非前部肿瘤位置显着增加GTR的比率。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切除术是较富有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原因在于肿瘤基部常位于枕骨大孔前缘,并常累及一些重要结构,如延髓、椎动脉和后组颅神经。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很少见,占颅内脑膜瘤的2.5%,占后颅窝脑膜瘤的4%,其中90%位于脑干腹侧或腹外侧。在较早报道的颅内脑膜瘤中,有一例位于枕骨大孔区。该患者为一50岁女性,主诉进行性偏瘫,5个月后,患者死亡,尸检发现下基底沟处有一坚果大小纤维型脑膜瘤。其他偶发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报道多包括在后颅窝脑膜瘤和枕骨大孔区肿瘤中。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是由国际各发达国家神经外科宗师联合组成的教授集团,顾问团成员教授之一、国际颅底肿瘤手术教授、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委员会主席德国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国内患者称“巴教授”)对于枕骨大孔区脑膜瘤这类的疑难脑瘤全切手术较为擅长,他曾为众多疑难病患详细答疑解惑,提供顺利的手术切除和术后治疗建议,基于病人病情、期望及综合条件等为他们指明了后续的治疗方向。
手术是治疗的优选。主要目标是达到完全切除病变,相应的辛普森I和II切除等级,这是获得在46%至96%的病例。附着于脑干,静脉窦,VA和颅神经的脑膜瘤或呈现恶性肿瘤,高有丝分裂活性或1p36.1-p34丢失与不完全切除有关。全切除病例复发率较低。辛普森I和II切除能够降低复发率。然而,外科医生应该意识到,在这些切除术中并发症可能更高。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曾在其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手术策略演讲中交流了自己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手术成功案例:
巴特朗菲教授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成功病例说明:
案例1:
46岁女性,出现步态障碍、感觉障碍,术后状态良好,无神经功能损伤。
案例2:
75岁女性,出现共济失调、颈部疼痛。顺利全切后,失衡消失,无神经功能损伤,生活恢复正常。
案例3:
33岁女性,颈部剧烈疼痛、身体右侧感觉异常。顺利全切,术后6年未复发,状态良好。无神经功能损伤。
案例4:
51岁女性,出现眩晕,轻微舌下神经功能障碍。顺利全切后,舌下神经功能障碍消失。
案例5:
54岁男性,出现颈痛、共济失调、吞咽困难、舌下神经麻痹。顺利全切后,症状消失,状态良好。无神经功能损伤。
案例6:
53岁男性,手臂和脸部感觉迟钝。顺利全切后,运动功能恢复,无损伤。
案例7:
65岁男性,出现步态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手术顺利全切,状态良好,无神经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