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岁的钟女士,本已到了退休年龄,计划和家人去很多地方旅游,弥补自己年轻时因工作忙碌无暇好好放松自己的遗憾。可是去年9月在一次体检中查出CPA区脑膜瘤,她感觉像是遭遇了晴天霹雳一样的厄运。鉴于手术风险很大,钟女士在国内医生的建议下选择了伽马刀治疗,然而并没合适果。这时钟女士通过INC远程咨询了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教授表示:手术切除率可以达到97%-99%。原本深陷治病焦虑痛苦中的钟女士咨询完对于治疗重新恢复信心,准备好等待教授再次来华示范手术……从这次咨询钟女士到底得到了什么?
钟女士2022年1月影像检查结果显示:
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肿瘤侵犯到右侧Meckel腔
1、“之前的医生都告诉我手术风险很大,现在完全不用担心了”
咨询前:钟女士每每回想起刚查出CPA桥小脑角区脑膜时,医生告诉她的,至今都让她感到绝望。当时医生告诉她,右侧桥小脑角(CPA)区占位,肿瘤位置与三叉神经、面听神经、滑车神经等重要颅神经及海绵窦、小脑关系密切,手术治疗伤及神经的风险很大,也就是说如果手术做不好,钟女士可能以后开口吃饭、睁眼看东西的力气都没有了,也很可能失去视力和听力。这种脑瘤毗邻三叉神经等重要颅神经,无论手术还是不手术,都可能出现致残风险,面瘫、瘫痪,哪一种情况钟女士都无法接受。
她四处查询擅长治疗脑膜瘤的医院和医生,同时也查阅了很多如何治疗脑膜瘤的医学资料。尽管她自己也清楚手术切除是治疗脑膜瘤的合适方法,但是如果切除不干净,肿瘤残留较多,病情就会频繁复发,需要反复手术或者放化疗,这对于患者来说太受折磨了,如果术中伤及神经,术后眼睛睁不开、耳朵听不见、肢体无力……这些都是她不想承受的结果。更令她感到绝望的是,咨询过很多国内医院医生都表示手术风险很大,建议先保守治疗。
咨询后:巴教授在详细诊断病情后表示,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是长在大脑与小脑之间硬脑膜隔上的脑膜瘤),已经侵犯到右侧Meckel腔。于他而言,显微外科手术可以很好地完成肿瘤切除,不会出现并发症。谨慎的评估肿瘤切除率在97到99%之间(这意味着手术全切肿瘤的可能性也很大,很可能达到全切切除,就如在以往的术前评估中,巴教授评估患者术后面瘫发生率为3%,而实际很多患者手术后没有并发症出现。)。
INC德国神经外科专家巴特朗菲教授咨询意见回复
2、“早知道可以有手术的机会,我就不会选择伽马刀了”
咨询前:鉴于手术风险很大,钟女士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了伽马刀治疗,并且她找了国内伽马刀医院进行治疗,可是七八个月过去了,并没有明显治疗效果,这使她更焦虑了。“我现在真的有些慌了,伽马刀治疗根本没什么效果,肿瘤还是那么大,又不敢手术,害怕手术后成为残疾人。现在偶尔耳鸣,不知道以后还会出现什么更严重的症状,在网上看到很多病情严重的病友有出现癫痫、肢体瘫痪、失去视力的,我也很担心这些……”钟女士在接受伽马刀治疗无效后这样说。接下来还能怎么治疗?
咨询后:巴教授表示如果是初治时,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患者的年龄等因素,他会建议患者手术,而不是伽马刀治疗。现在,由于已经做了伽马刀治疗,可以观察伽玛刀治疗的效果,并且只需通过复查MRI观察肿瘤。但是,如果以后出现肿瘤生长的征象,那么他肯定还是会建议她接受手术治疗。
3、除去治疗,跨过这道“心理门槛”,也是必修课
咨询前:很多脑瘤患者,特别是得不到正确治疗的,当他们从医生手里接过诊断书,被宣布无法手术时,人生便再也不同。疼痛、孤独、焦虑,是他们每日必修的课题。“我为什么会患上这样的病?难道以后真的要成为一个残疾的病人?往后余生都要在疾病的煎熬中度过?……”钟女士内心无数次涌起这样痛苦且无奈的感慨。想到往后余生都将与病魔为伴,身体将逐渐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钟女士就感觉惶恐。而死亡,是其中较直逼人心的问题。
咨询后:和教授咨询完之后,钟女士慢慢恢复了本来的开心与自信,原本觉得没戏了,国内说的风险那么大,觉得自己要嘛就一直被焦虑折磨,要嘛一直被疾病折磨。反正就是很担心,甚至有些抑郁了,但是和教授咨询完之后,看到教授充满信心的回复,各种状态都好了。
对于这一次的咨询,钟女士充满了感激,感谢自己当时的决定,感谢INC的协助,感谢巴教授愿意为其手术。关于下一步的治疗,钟女士愿意等待巴教授再次来华时,为其示范教学手术。热爱生活,为了能够好好活下去,钟女士一家四处求医,不放弃较后一丝希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场远程咨询后迎来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