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出国治疗案例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DIPG治疗新突破,MRgFUS联合化疗可增加疗效

发布时间:2025-04-14 18:02:09 | 关键词:DIPG治疗新突破MRgFUS联合化疗可增加疗效

  DIPG,全称弥漫性内生型脑桥胶质瘤,是一种主要侵袭儿童的恶性脑瘤,全球每年数以万计的小患者,被它无情地夺去生命,留下无数家庭难以愈合的创痛。DIPG的预后不好是不是意味着真的治疗无望呢?未来的希望之路到底在哪儿?

  INC旗下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James T. Rutka教授,致力于研究儿童脑肿瘤多年,在研究脑肿瘤生长和侵袭机制方面颇有成就。

  面对着DIPG这一难题,Rutka教授目前正就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技术开展临床研究。在论文中,他展示了一种实验模型——使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MRgFUS) 可以增加化疗药物(特别是阿霉素)向脑干的输送,下文将对这一技术进行分享。

Rutka教授发表于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的论文《MRI-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enhances drug delivery in experimental 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增强实验性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的药物递送)

  Rutka教授发表于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的论文《MRI-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enhances drug delivery in experimental 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增强实验性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的药物递送)

  DIPG治疗难在哪儿?

  DIPG(弥漫性内生型桥脑胶质瘤)的命名深刻揭示了其病理特征:

  "弥漫"意味着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界限模糊;

  "内生型"特指肿瘤深埋于脑实质内部而非表浅位置;

  而"桥脑"作为脑干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个掌控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的区域,至今仍是神经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禁区。

桥脑

  尽管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配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围手术期支持系统的完善,使得部分脑干病变得以安全切除,但面对同时三重难题的胶质瘤,仍只有少数病例具备手术指征。

  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标准显示:约85%的DIPG存在H3K27M组蛋白突变,该分子特征与更强的侵袭性直接相关,导致患者中位生存期仅9-12个月,五年生存率更是不足1%。

  更为严峻的是,DIPG病灶区往往保持着完整的血脑屏障(BBB)结构。这道由紧密连接内皮细胞构成的生理防线,在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同时,也阻断了90%以上化疗药物向桥脑微环境的渗透,导致系统性化疗难以奏效。

  这一治疗困境正推动医学界探索突破血脑屏障的新型递药策略。

DIPG 小鼠模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 BBB 渗透性

DIPG 小鼠模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 BBB 渗透性

  递药技术破局:MRgFUS无创聚焦

  在突破DIPG血脑屏障的递药技术领域,目前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有对流增强递送(CED)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两大技术体系。

  CED可以有效地直接向肿瘤部位提供连续的压力梯度,但需将导管精准置入仅拇指大小的脑干深部,这种侵入性操作不仅对术者显微外科技术要求极高,更可能影响脑桥内掌管呼吸、循环等生命中枢的功能完整性——这对颅骨发育未成熟的儿童患者而言,风险呈几何倍数增加。

  相比之下,Rutka教授所致力于研究的MRgFU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非侵入性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256阵元相控超声换能器阵列,将低频超声波(220-650kHz)经颞骨精准聚焦于病灶区,同时配合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当声波能量与微泡产生共振时,可短暂打开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形成治疗时间窗。

  它可以允许暂时和有针对性的破坏血脑屏障,增加化疗药物(特别是阿霉素)向脑干的输送,提升药物在病灶区的渗透率;且超声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既能保证屏障可逆性开放,又可避免脑组织热损伤。

阿霉素对 DIPG 细胞系具有细胞毒性作用

阿霉素对 DIPG 细胞系具有细胞毒性作用

  多伦多大学儿童病院(SickKids)是国际最新开展MRgFUS新技术助力DIPG治疗的医院之一。在Rutka教授的带领下,SickKids的Arthur & Sonia Labatt脑瘤研究中心在治疗DIPG脑干胶质瘤这种极具侵袭性的脑瘤疾病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

  目前,在与 Sunnybrook 健康科学中心和多伦多大学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合作下,Rutka教授的实验室正在开展MRgFUS“磁波刀"治疗 DIPG 的临床试验,已经用这种新颖的策略治疗了多位患儿。

  未来展望

  随着现代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国际知名的专科医院对于DIPG的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的临床试验日益增多,包括干细胞移植,替莫唑胺,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很多已经通过实验或正在临床进行中。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由于DIPG本身的复杂性,意味着战胜它的道路可能是曲折的,但相信经过脑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各种免疫疗法、靶向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法的更新换代,DIPG有希望被更有效地“打败”。

  参考文献:James T. Rutka .MRI-guided focused ultrasound enhances drug delivery in experimental diffuseintrinsic pontine glioma

  INC国际小儿神外大咖

James T. Rutka教授

  教授是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执行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发表超过500多篇的文章,在临床上的研究方向以颅内肿瘤为主,对胶质瘤、纤维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擅长清醒开颅术、显微手术和被广泛用于治疗恶性脑瘤和癫痫的国际前沿技术激光间质热疗(LITT)技术经验。

  INC国际神经外科专家相关研究

  生存期可达五十年!Rutka教授为9岁丘脑胶质瘤患儿实现手术全切

  手术全切即可成功治愈:Rutka教授18年间不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儿研究成果

  患儿家长必看!儿童髓母细胞瘤如何治疗?国际神外专家Rutka教授分享

  "裂脑术"能治癫痫?国际癫痫大咖Rutka教授剖析胼胝体切开术

  13岁女孩如何“斗赢”5cm巨大髓母细胞瘤?Rutka教授术后8年无复发

联系INC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病情简介:

大家都在看

神经外科治疗

脑肿瘤

照片/视频云集

神外资讯

神外历史

Neurosurgical History

神经外科学术访问

学术访问

Academic Visits

出国治疗神经外科疾病

国际治疗

International Treatment